第2课时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填一填)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1.大气运动的原因→→→2.热力环流的形成(1)垂直运动(2)水平运动二、大气的水平运动1.风的概念: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2.高空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3.近地面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做一做)1.地区间的冷热不均,首先引起大气的(A)A.上升或下沉运动B.上升运动C.下沉运动D.水平运动解析:地区间的冷热不均,受热较多的地区,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受热较少的地区,空气冷却下降,引起大气的垂直运动。2.关于下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D)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解析:①处空气上升,说明该地受热较多,气压较低;④⑥两处气流下沉,说明该地受热较少,气温较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气压较高。在垂直方向气压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③、④两处相比,④处气压较高;①、②两处相比,①处气压较高。3.影响近地面风速的力是下列中的(D)A.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B.地转偏向力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解析: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而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4.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D)解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动力,而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应是在其基础上右偏形成的。主题一热力环流结合下面图示,探讨有关问题。受热和冷却的地方,空气是怎样运动的?图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中,主导性的是垂直运动还是水平运动?请分析原因。提示:受热膨胀上升,冷却收缩下沉。在热力环流中,以垂直运动为主导。近地面受热不均,产生大气的垂直运动(对流),然后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推动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从而形成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关键是抓住两种关系,即温压关系和风压关系。(1)温压关系:(如下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如下图中①②③④处风向所示)2.常见热力环流(1)海陆风海陆风的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2)山谷风山谷风的影响: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地,使谷地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3)城市热岛环流城市风的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局在气流下沉处或下沉区域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在下沉区域以外。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等压线是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线。等压面图表示气压的垂直分布状况,等压线图表示气压的水平分布状况。(1)在同一地点不同海拔高度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如图PA>PE。(2)在近地面,气温越高,气压越低;气温越低,气压越高。如图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