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模块全程探究一、光合作用的发现实施者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普利斯特利点燃蜡烛与绿色植物,密闭小鼠与绿色植物,密闭蜡烛不熄灭小鼠不易窒息萨克斯曝光,碘处理绿叶遮光,碘处理深蓝色无颜色变化恩吉尔曼水绵黑暗极细光束无空气好氧菌完全曝光好氧菌只分布在光束照射的周围好氧菌分布在所有受光部位鲁宾和卡门向植物提供H218O、CO2H2O、C18O2释放18O2释放O2二、遗传物质的发现(DNA是遗传物质,RNA也是遗传物质)三个经典的遗传学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噬菌体侵染细菌和烟草斑叶病的遗传试验(简介)现行新课标教材有多处详细介绍了科学发现的全程探究过程,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并完成实验、观察并记录结果、分析得出结论、撰写论文或实验报告。因此,这里不仅要掌握知识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科学实验和探究的方法、原理,尤其是知识的发现过程。这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1.1928格里菲思:细菌转化的试验实验材料:实验小白鼠、肺炎双球菌(S型和R型)实验仪器、用具:注射器、试管、酒精灯等实验步骤:分别将(1)R型活细菌、(2)S型活细菌、(3)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4)R黑暗12hR型(菌落光滑)S型菌(菌落光滑)有毒性)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注射到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正常小白鼠体内,观察并记录结果。实验结果(1)小鼠不死亡(2)小鼠患败血症死亡(3)小鼠不死亡(4)小鼠患败血症死亡,且从实验小鼠尸体上分离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其后代也是有毒性的S型细菌实验结论:(1)实验第___________是对照组,相互又平行对照,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是实验组。通过与前面对照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944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在格里菲思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究竟是什么使无毒型的R型活细菌转化成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作出假设:加热杀死的S型活细菌中含有某种促进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DNAorRNAor蛋白质or多糖荚膜...)设计并完成实验:控制变量、设立对照将S型细菌中的多糖、蛋白质、脂类和DNA等提取出来,分别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培养...实验步骤:分离提取观察并记录结果:只有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见上表)分析得出结论:DNA是使R型活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转化成为S型活细菌的物质亦即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3.1952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S型活细菌分别与R型活细菌进行混合、接种在无菌培养基上培养、观察菌落的生长S型菌DNAS型菌RNAS型菌蛋白质S型菌多糖荚膜S型菌DNA+DNA酶R菌落、S型菌落只有R型菌落只有R型菌落只有R型菌落只有R型菌落(含S)(含P)T2噬菌体实验材料:大肠杆菌、T2噬菌体T2噬菌体与其侵染的大肠杆菌的关系:寄生实验原理同位素示踪等。可以通过教材P4思考题(包括旁页)和P7课后简答题来理解、掌握实验步骤(1)分别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获得32P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2)分别用T2噬菌体侵染上述细菌,制备DNA中含32P和蛋白质含35S的噬菌体:(3)分别用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未被标记的细菌,短时保温后搅拌、离心分别检测离心管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实验结果:用35S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4.烟草斑叶病毒感染烟草的遗传实验(简介)选用烟草花叶病病毒;假设RNA是遗传物质;将RNA与蛋白质分开,分别感染烟草;预期效果是RNA可引起烟草叶出现病斑,而蛋白质不能结论:R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三、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结果、现象→结论)(1)达尔文的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桥出现向光性弯曲。(2)1910年,鲍森.詹森的实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