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课程标准学习重点核心素养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概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分析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分析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拨乱反正、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理解认识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与中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梳理“一国两制”理论的内涵与提出过程,概述“一国两制”方针收回香港、澳门及处理两岸关系的实践意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知识点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标志: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评论员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意义(1)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历史背景(1)思想解放:1978年5月,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观念,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了重要思想理论准备。(2)指导思想: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2.召开: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3.主要内容(1)工作中心: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2)战略决策: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3)恢复路线: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4)拨乱反正: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4.意义: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1.原则: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2.表现(1)“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2)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等恢复了名誉。(3)国家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4)将小商小贩、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工商业者区别开来。(5)支持民主党派恢复活动,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重申侨务政策。【特别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3.总结会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四)修订宪法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1982年年底,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史料实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实质和影响史料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可以不受实践检验;并不认为他们做出的结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不能改变;更不用说那些根据个别情况做出的个别论断。他们处处时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研读]史料主要阐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反对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思考]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实质是什么。有何重要的影响?提示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