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辉煌灿烂的文学[课标要求]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预习案一、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1)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2)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3)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2.楚辞(1)形成:战国时期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又称“骚体”。(2)特点: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3)代表作:《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无比热爱。3.汉赋(1)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2)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4.唐诗(1)初唐:王勃、陈子昂等。(2)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3)中唐:白居易。二、宋词和元曲1.宋词(1)兴起原因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②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受到市民欢迎。(2)特点: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3)代表人物: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2.元曲(1)形成:宋代,民间兴起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即散曲。元代,散曲与元杂剧一起,合称元曲。(2)特点:元曲大多通俗生动,豪放飘逸。(3)代表: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三、明清小说1.兴起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2.发展唐朝的传奇和宋朝的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新阶段。3.繁荣(1)背景①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②经济领域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③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3)代表作品①四大名著: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②其他: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探究案探究点1唐诗材料思考(1)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名家迭出,流派纷呈。阅读材料中的诗句,说出各自的特点及所处的时代特征。(2)材料中两首诗的作者分别赢得什么美誉?答案(1)第一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充分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第二首诗描写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忧虑国家命运、惦念家人的伤感之情。体现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剧变。(2)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重点精讲]《诗经》和楚辞在艺术特点上的不同(1)句式上,《诗经》是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楚辞较为灵活。(2)语言上,《诗经》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楚辞句中使用许多楚国方言词语,句末常带“兮”字,节奏和韵律独具特色。(3)创作风格上,《诗经》是现实主义作品;楚辞则是浪漫主义风格。探究点2宋词材料俞文豹《吹剑录》的一段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耆卿(柳永)?”对曰:“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倾倒。思考材料反映了宋词哪两种不同的风格?分别写出其代表人物及最能代表两种风格的名句。答案婉约派,代表:柳永、李清照;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豪放派,代表:苏轼、辛弃疾;名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重点精讲]社会变迁对宋词、元曲内容的影响(1)对宋词的影响:宋代城市生活繁荣,词大多体现了太平气象下城市的多彩;两宋之际,金人南侵,词充满了流落异乡的士人们的思乡之情;南宋朝廷不思进取,诗词体现了诗人们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2)对元曲的影响:元朝时,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汉族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