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学案VIP免费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学案_第1页
1/8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学案_第2页
2/8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学案_第3页
3/8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1.简述列宁主义形成的背景、标志、内容和意义。2.简述十月革命的过程、意义。3.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目的、内容和影响。4.简述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时间、内容和意义。5.简述苏联模式的成就、评价。一列宁主义的形成1.背景(1)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2)政治:沙皇专制统治却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3)阶级: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4)思想:1900年,流亡国外的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2.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的拥护者在中央委员会中占多数,被称作“布尔什维克”。这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3.内容(1)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4.意义: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二十月革命的胜利1.过程(1)二月革命①爆发: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②意义:推翻了沙皇统治,形成了临时政府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罕见局面。③结果:二月革命胜利后,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领导人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达成协议,将政权交给临时政府,自己则处于次要地位。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它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一直没有满足人民群众对“和平、面包和土地”的要求,并镇压人民的反抗。(2)四月提纲:1917年4月,列宁从瑞士回到彼得格勒,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并亲自领导了组织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3)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4)建立政权:次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成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这次大会标志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2.意义(1)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2)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3)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4)从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他们通过武装干涉,使苏俄陷入内战当中。(2)目的:1918年夏,国内战争开始后,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3)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4)影响: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新经济政策(1)时间:1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2)内容:新经济政策的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3)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苏联模式(1)建立:1924年1月,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