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目标展示·定方向课程标准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问题导引1.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在政治、经济方面的表现;国民政府建立后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历史解释)2.南昌起义的背景、时间、结果、意义;八七会议的时间、内容。(时空观念,历史解释)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时间、发展的表现、建立的意义;工农武装割据的内涵和实践。(时空观念,历史解释)4.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和意义;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议题、内容、意义。(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历史时空基础必备·探新知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1.政治(1)“宁汉合流”:1927年秋,__武汉__国民政府与__南京__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它标志着国民党__专制__统治的确立。(2)继续北伐: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造了“__济南惨案__”。蒋介石命令部队绕道开进。张作霖因战事不利,决定退出北京。(3)东北易帜:1928年年底,张学良通电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至此,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2.经济——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官僚资本的崛起A.民族工业的发展(1)原因①国民政府建立以后,__民族资产阶级__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②中国人民的__反帝爱国运动__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③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④全国基本实现统一。(2)表现: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如__化学__、__橡胶__、搪瓷工业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B.官僚资本的崛起: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阻碍了民族资本的发展。【拓展1】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5年4月,国民政府为克服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经济危机而发动的经济建设运动。这场经济建设运动的作用不仅是发展了国民经济,增加了国民收入,也是一场战前的经济动员运动。这场经济建设运动,是一场由政府号召并组织的、动员各界人士参加的群众性的经济建设运动。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之路(一)武装反抗专制之路1.南昌起义(1)背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武装起义来回答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2)经过①爆发:__1927__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__南昌起义__。②结果:起义军占领南昌城。随后,南下广东。(3)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__国民党__反动派的第一枪。2.八七会议(1)召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__汉口__召开紧急会议。(2)内容:会议总结了__国民革命__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__土地革命__和__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__的总方针。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概念1】“左”倾:是激进冒险主义、机会主义,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如王明的“左”倾错误等。【概念2】右倾:是保守主义、机会主义,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如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3.秋收起义(1)背景:八七会议后,__毛泽东__组织领导湘赣边界__秋收起义__。(2)过程:1927年9月,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军在进攻长沙途中受挫。(3)结果:毛泽东主持召开会议,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二)开辟革命新道路——工农武装割据之路1.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尝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__井冈山__,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2)发展: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3)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__工农武装割据__的星星之火。中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__农村包围城市__,__武装夺取政权__的革命道路。2.“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和实践(1)内容: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2)实践根据地建设到1930年夏,全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