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4课“冷战”的缘起课堂互动学案岳麓版选修3三点剖析一、雅尔塔体制1.概念:雅尔塔体制是二战后期,美、苏、英等国为了各自的利益,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为战后设计的新的世界秩序。2.实质:按美苏意志划分势力范围。3.内容:①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②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③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所占领地区的疆界。④建立联合国等。4.形成条件:①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德国沦为战败国;法国元气大伤;英国实力消耗极大。②美国的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③苏联壮大了自己的政治军事力量,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④二战后初期,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抗衡美苏的力量。雅尔塔体系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加之美苏的社会制度不同,对外方针有很大差异,故雅尔塔各项协议实施的结果导致了德国的分裂,欧洲分裂为东欧和西欧,进而导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形成。因此,雅尔塔体制的确立意味着近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5.评价(1)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胜利的产物,并集中体现了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方面的重大变化,在美苏两国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两国的势力范围。这个体系的确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和维持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主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现代国际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2)雅尔塔体制的积极作用:它倡导和平、民主,使世界顺利地实现了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和胜利,并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3)雅尔塔体制的消极作用: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重划国界、分裂国家,形成和保持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造成军事上的两极化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局势紧张的根源。二、国际格局1.国际格局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虽然处在不断的调整中,但其根本特征不变。2.国际格局的建立以相应的国际力量为依据,力量对比的根本性变化必然引起国际格局的重大变革。3.世界大战等重大战争必然打破旧的国际格局,彻底改变世界力量对比,建立新的国际格局往往在战后初期;如果缺乏这一时机,新的国际格局将在各国力量对比的缓慢变化中逐步建立起来。如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制分别最终形成于拿破仑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雅尔塔体制并非由战争打破,力量对比的变化必定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多极化格局的建立也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当前的国际关系只能是多极化趋势加强。4.大国或者国家集团在国际格局的建立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三、美苏关系的变化美苏关系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苏维埃俄国成立之初,美国积极参加对苏俄的干涉,妄图将其消灭掉;二战中在面临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威胁下,双方联合在一起,结成反法西斯联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双方合作的基础随之消失,意识形态和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重新主宰了双方关系,国家利益使两者由战时的盟友变成了战后的敌人。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学以致用【例1】近年以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制。关于这三个体系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在战争后建立起来B.重新划分了国际关系格局C.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D.没有进步作用解析:本题把三种国际关系格局相结合,依托它们的共同点来考查综合概括能力,具有明显的学科内综合的特点。解答时,可将各个选项逐个验证于三个体系,只要不符合其中任何一个体系,即是不正确的表述。一般来说,越是绝对化的表述,越容易出现错误。三个体系都是战后通过召开国际性会议而形成的,这种方式比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具有进步性因而本题可用排除法确定D项符合题意。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