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安达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B.铁器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的确立2.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A.汴梁城固定的商品市场B.边疆繁荣的茶马市场C.城乡间通宵营业的夜市D.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3.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C.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D.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4.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5.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6.近代以来,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最早出现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A.鸦片战争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思想是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B.“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C.“要使消费倾向与投资引诱二者互相适应,故政府机能不能不扩大。”D.“为了经济稳定和增长,我们迫切需要的是减少而不是增加政府的干预。”8.下图是美国在20世纪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其中标号③阶段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B.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C.世界经济第一确立D.战后经济体系的建立9.2009年7月欧盟贸易官员批准对从中国进口的钢管征收惩罚性关税,中国政府可能通过哪一机构组织进行磋商解决?A.世界银行B.世界货币基金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D.联合国10.有学者在评价洋务运动时指出:“当时中国并非—个近代化国家,政府不是一个近代化的国家政府,用旧有思维定式去带领整个国家走向近代化,注定是一场悲剧。”该学者旨在说明()A.中国不具备近代化的客观条件B.中体西用完全脱离了中国实际C.政治体制改革是近代化的前提D.洋务运动失败具有内在必然性11.1937年以前,重庆只有大小工厂39家,1939年增至84家,到1944年底多达1518家。这种增长状况表明()A.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B.重庆沦为日本的战时工业基地C.抗战促进我国西南工业的发展D.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成就显著12.下表是我国某一时期经济领域所有制结构情况。符合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是()所有制形式合作社经济国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例55%33%8%3%1%A.土地改革运动B.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改革开放13.有专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该专家意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延续B.是土地私有制的变型C.符合当时中国农村的实际D.推动农业生产的巨变14.在15—16世纪,西方国家进行的“宗教提供了借口、黄金提供了动机”的东方探险活动是指()A.马可·波罗游历东方B.西欧囤家从事黑奴贸易C.英国进行殖民扩张D.西班牙、葡萄牙开辟新航路15.《刚果真相》一书中写到:“凡是在白种人因贪求黄金而跟‘劣等民族’接触的地方,那里便发生种种残暴罪行。”材料主要揭示了()A.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B.西方工业化的消极影响C.不同文明之间的融合D.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16.1921年,列宁提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为此,苏俄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贸易自由化B.部分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C.优先发展重工业D.实行高度集中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