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人口迁移情景激趣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知识体系导引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民工潮”现象,这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影响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合资料,说出人口迁移的含义,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口的迁移与流动|知识清单|阅读教材P8至P11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2)分类(3)主要影响因素①人类社会早期:自然条件是最主要因素。②古代农业社会:土地开垦、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因素。③近现代社会:经济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4)国际人口迁移的重要时期①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点人口多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移民比例减少;迁移形式更加多样化表现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很大变化新兴城市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引发人口迁移2.人口流动(1)含义: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其强度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2)主要形式:民工流、外籍劳工。(3)民工流的影响:积极影响增强社会活力消极影响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经济秩序等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微思考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有何区别?提示(1)人口的数量变化:包括增加和减少两方面,由该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所决定。(2)人口的自然增长:即人口数量的增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3)人口的机械增长:由一个地区人口的迁入和迁出引起人口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微讨论从全球角度看人口迁移是否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提示人口迁移发生在地球上各国、各地区之间,因此其对全世界人口数量变化无影响。全球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案例分析|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布的国际移民报告显示,全球国际移民人数在2015年已达到2.44亿。目前,国际移民居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约4700万人,其次是德国和俄罗斯,人数都为1200万,从国际移民的出生地来看,印度是最大的移民输出国,有1600万人移民海外,其次是墨西哥和俄罗斯,中国排在第四位,有1000万人。结合材料探究:(1)我国历史上有“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等人口迁移方式,哪一种与上述材料中的移民类型相同?(2)目前,墨西哥的国际人口迁移与其历史上的国际人口迁移有何不同?(3)目前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有何特点?提示(1)“走西口”、“闯关东”均是指我国历史上的国内人口迁移,而“下南洋”则是指国际人口迁移,与材料中所述的移民类型相同。(2)墨西哥是一个移民国家,历史上主要是人口迁入,而目前则是人口迁出。(3)目前国际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方法规律|1.“三看”法判断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一般有三个判断标准,即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人口移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1)一看空间位移——判断人口是否出现了空间移动现象,这是人口迁移的前提。(2)二看居住地变更——判断是否跨越了行政区域界线。只有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才算人口迁移,这是人口迁移的必要条件。如下图,A、B、C是三个不同地区,人口从B1到A1、从A1到B2、从B2到C1常被认为是人口迁移;而从B1到B2、C1到C2是在区内移动,常被认为是人口流动。(3)三看时间限度——判断人口移动是否具有永久性或长期性,这是人口迁移的构成要素。短期的人口移动不属于人口迁移。2.比较法区分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其差别如下表所示:类型人口迁移人口流动概念人口变更定居地的空间移动住所不变更的空间移动区别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居住地改变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而不变更户籍的外出活动主要原因自然环境变迁、灾荒、战乱、宗教迫害、政策、政治、经济差别等短期的工作与学习、商务活动、旅游、探亲等举例“闯关东”、“下南洋”,北宋末年人口南迁,定居海外获取“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