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地理第5章第2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新人教版必修2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幅城市形态图是在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下形成的。请据图回答1~2题。1.下列城市空间形态所处时期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火车、电车时期B.③是汽车时期C.②是高速公路时期D.④是步行、马车时期2.图中所示城市形态出现最晚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C2.B【解析】第1题,由图中的交通方式可知①是步行、马车时期;②是高速公路时期;③是火车时期;④是汽车时期。第2题,交通运输发展方向是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公路时期出现最晚。(·山东青岛高一质检)读“我国某市城区规划图”,回答3~5题。3.有关图中富居家具城选址的叙述,正确的是()A.布局符合交通最优原则B.靠近居民区,便于扩大销售C.靠近家具生产厂,以减少运输费用D.靠近国道,便于产品出口4.图中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布局最突出的优势是()A.接近银行,便于金融流通B.位于市中心,消费人群集中C.相互靠近,便于互通有无D.该处地价高,可显现企业实力5.图中夜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货源充足B.人口集中C.交通便利D.金融市场活跃【答案】3.A4.B5.B【解析】本题组利用城市规划图考查商业网点布局。第3题,从图中可知富居家具城靠近城市边缘交通干道,符合交通最优原则;第4题,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等布局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消费人群集中;第5题,夜市以日常消费品交易为主,需要靠近居民区。(·江苏南通中学高一调研)下图为“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7.年该城镇产业布局中,不合理的是()A.自来水厂B.大型超市C.大型服装批发市场D.造纸厂【答案】6.A7.D【解析】从图可判断城区空间形态随交通线延伸。在年产业布局中造纸厂位于城区,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下图是“我国某市城区空间分布与商业网点景观图”,图中Ⅰ、Ⅱ、Ⅲ为该市空间布局变化的三个阶段。据此回答8~11题。8.该市在发展阶段I时,影响城区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河流B.矿产C.公路D.铁路9.到发展阶段Ⅲ时,引起城区空间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工业区迁移B.新住宅区建设C.铁路运输兴起D.科技水平发展10.图中甲类型商业网点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靠近居民区B.靠近交通干道C.靠近工业区D.接近农副产品产地11.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区内如乙商业网点类型的步行商业街增多,而大型商场、超市则更多地在城区边缘建设,所述商业网点布局的原则分别是()A.市场最优用地最优B.交通最优市场最优C.市场最优交通最优D.货源最优交通最优【答案】8.A9.C10.A11.C【解析】在城市发展阶段I时,主城区位于河流交汇处,因此受河流影响较大;到发展阶段Ⅱ时,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城区空间扩展沿公路线分布;到发展阶段Ⅲ时,铁路运输兴起并成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城区向铁路沿线扩展。在商业网点中,甲类型为农贸市场,以方便居民生活为基本原则,因此其区位布局要靠近居民区;城区内步行商业街则主要沿市中心的公路布局,充分借助大量的人员流动促进商业发展,因此其布局原则为市场最优;而大型商场、超市选址在城区边缘的交通干线沿线,则是利用便利的交通运输利于客货集散,因此布局原则为交通最优。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完成12~13题。12.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地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13.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答案】12.C13.B【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城市与交通之间的关系。第12题,甲模式为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