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学习总结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及调整阶段内容原因作用大危机前自由放任政策传统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推动经济发展但易产生经济危机大危机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大危机爆发,说明自由放任政策已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下的经济发展使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资本主义国家渡过了大危机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美国的成功及各国的形势需要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70年代后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7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出现“混合经济”,促进了经济发展启示(1)任何一种政策都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一成不变(2)自由放任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经济政策的不同方式,都不可能彻底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调整的认识1.原因(1)科技革命与生产力发展的促进是根本原因。(2)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是内在的需要。(3)经济危机、战争或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4)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5)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新要求。2.评价(1)积极方面: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与资本主义的政治、思想的变革互为前提。②经济运行机制的自我调整与变革,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表现。③自由资本主义向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史实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还有相互适应和可以协调的一面;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2)局限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其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这些调整只能暂时缓解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比较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阶段16~18世纪18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20世纪30~70年代核心内容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等各方面干预经济实践措施鼓励建立手工工场,拓展海外贸易,积极抢占殖民地资本家自由经营,消除关税壁垒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政府直接投资高风险工业,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兴衰原因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富国强兵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要,但不利于机器大工业的经营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消除了障碍,自由资本主义盛极一时,但无法调整企业间的无政府状态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规模经营和良性发展,但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影响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加紧了殖民扩张和贸易争夺加速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加紧对商品市场、原料和投资场所的争夺,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例题(2015·重庆高考)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表示,如果他提出的议案不能迅速获得通过,“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该材料表明,罗斯福正在敦促国会()A.废除“中立法案”B.发动战争转嫁危机C.立即对日本宣战D.迅速通过新政提案第一步:审题干一定考向:罗斯福新政。二抓关键:“届时我将……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三辨选项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美国废除“中立法案”是在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之后,而罗斯福首次就任总统是在1933年,故A项错误排除B罗斯福强调美国遭受入侵时期总统享有发动战争的权力,不是为转嫁危机而发动战争,故B项错误排除C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对日宣战,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排除D材料“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罗斯福强调运用非常规权力模式保证新政提案的顺利通过,故D项正确正确答案D题型解读材料来源①历史文献类:包括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历史文献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