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氯离子的检验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课程目标1.掌握Cl-的检验方法。2.了解Cl2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和实验装置。图说考点[新知预习]一、Cl-的检验1.实验探究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或解释加入AgNO3溶液加入稀硝酸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Ag++Cl-===AgCl↓N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Ag++Cl-===AgCl↓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沉淀溶解2Ag++CO===Ag2CO3↓Ag2CO3+2H+===2Ag++CO2↑+H2O自来水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Ag++Cl-===AgCl↓蒸馏水无明显现象2.氯离子的检验方法(1)操作方法:向未知溶液中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HNO3。(2)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时,沉淀□不溶解。(3)原理:Ag++Cl-===AgCl↓。(4)加入稀硝酸的目的:排除CO等离子的干扰。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MnO2+4HCl(浓)=====MnCl2+Cl2↑+2H2O2.仪器装置主要仪器: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石棉网、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集气瓶、烧杯等。装置如图所示。说明: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D装置的作用是干燥Cl2;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环境。3.收集方法(1)向上排空气法(Cl2密度大于空气)。(2)排饱和食盐水法(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且用此法可除去实验过程中挥发产生的HCl气体)。4.尾气处理Cl2有毒,易污染空气,需用NaOH溶液吸收。三、氯气的工业制法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电解,2NaOH+H2↑+Cl2↑。[即时性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含Cl-。()(2)NaClO中含有氯元素,故向NaClO溶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可产生白色沉淀。()(3)实验室制取氯气,可用稀盐酸代替浓盐酸。()(4)实验室制备的氯气常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5)氯气有毒,故应排到实验室外。()答案:(1)×(2)×(3)×(4)√(5)×2.检验Cl-所用的试剂为AgNO3和HNO3,其中HNO3的作用是()A.防止CO的干扰B.防止Cl-的干扰C.生成AgNO3沉淀D.防止NO的干扰解析:检验Cl-时,加入AgNO3会生成AgCl白色沉淀,而Ag2CO3同样是白色沉淀,但加入稀HNO3后,AgCl不溶解,而Ag2CO3溶解于稀HNO3,所以加稀HNO3的作用是防止CO的干扰。答案:A3.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气体,可选用()A.NaOH溶液B.饱和食盐水C.浓硫酸D.石灰水解析:利用了HCl极易溶于水而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的原理。答案:B4.实验室以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Cl2并净化和收集的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以下问题:(1)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2)净化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3)以含14.6g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充分反应,制得的Cl2在标准状况下总小于2.24L,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解析:(1)此类装置可用微热法检验其气密性。(2)干燥除杂的顺序通常是先去除其他气体杂质,最后干燥,以免再混入水蒸气。(3)此反应须是浓盐酸和MnO2共热才能发生。答案:(1)将导管末端插入水中,用酒精灯微热烧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酒精灯,水上升到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不能;如颠倒则Cl2经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时会重新混入水蒸气。(3)①随着反应进行,盐酸浓度变小,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因此该反应停止②加热过快,部分HCl挥发提升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解析[例]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Cl2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混有HCl杂质的Cl2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除去杂质B.实验室制取Cl2,浓盐酸起到酸性和氧化剂作用C.实验室用如图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D.实验室制备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解析】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引入新的杂质,并且消耗Cl2,A项不正确;实验室制取Cl2,浓盐酸起到酸性和还原剂的作用,B项不正确;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气体时,导气管应长进短出,C项不正确;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是因为Cl2难溶于饱和食盐水,而能溶于水,D项正确。【答案】D实验室制备Cl2注意事项①必须用浓盐酸,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②为了减少制得的Cl2中HCl的含量,所以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减少HCl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