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宁汉合流得以实现的基础是()A.都属国民党右派建立的政权B.都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C.两派之间的矛盾和分歧消除D.蒋介石的下野解析:选B。宁汉合流实现的基础应从双方共同的利益、共同的主张、共同的目标和追求等方面考虑,共同的阶级利益成为宁汉合流的基础,故B项正确。A项从“建立”的角度而言是不正确的。因为武汉国民政府是从广州迁来,而广州国民政府是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建的陆海军大元帅府改组而来。C项两派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只是暂时缓和,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一致,而不是消除。D项是宁汉合流双方的前提条件。2.1920年到1936年,中国关内各省进口的棉纱及棉制品由占进口净值的32.4%锐减为1.7%,钢铁、机械、交通器材由14.1%增长为25.2%。这种变化说明了()A.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B.政府重视轻工业的发展C.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D.近代工业布局明显改善解析:选C。由题目中“中国关内各省进口的棉纱及棉制品由占进口净值的32.4%锐减为1.7%”得出近代中国民族轻工业的发展;由“钢铁、机械、交通器材由14.1%增长为25.2%”得出近代中国民族重工业的发展。所以这种变化说明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故C项正确。3.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废厘改税”,设置“统税”对国内工业品按照一物一税的原则进行一次性征税后,该工业品便可在全国流通,不再征收额外捐税。这一调整()A.为抗战奠定了经济基础B.加重了百姓经济负担C.刺激了国内市场的流通D.加快了国内市场形成解析:选C。材料“不再征收额外捐税”说明商品流通过程中税负减轻,这一调整有利于刺激国内市场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未提及税收政策调整与抗战的关系,排除A项;税负减轻说明百姓经济负担减轻,排除B项;国内市场早已形成,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4.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在“新的革命策略”指引下,中国共产党()A.开展武装起义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C.组织城市暴动D.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的“华南山区”和“毛泽东”等信息可知,“新的革命策略”指的是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故选B项。5.下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A.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C.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D.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解析:选C。抓住图中“井冈山”这一信息可知,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取得的最大成就是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故选C项;A项是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排除A项;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其后才有秋收起义、井冈山的实践,排除B项;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排除D项。6.“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毛泽东的这句话()A.说明了国共合作面临的困境B.解释了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原因C.阐述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得以存在的条件D.强调了抗日根据地得以存在的原因解析:选C。材料中“白色政权”指国民党政权,“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指中共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由“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可知,毛泽东指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得以存在的条件。7.下图邮票纪念的历史事件()A.确立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总方针B.标志着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完成C.红军从此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堵D.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解析:选D。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故选D项;确立武装反抗反动派总方针的是八七会议,排除A项;长征的胜利结束标志着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完成,排除B项;巧渡金沙江使得红军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堵,排除C项。8.魏巍在《地球上的红飘带》中说: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他所描写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