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谭其骧说:“当前我国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理所当然,在文化上也应该采用同样的政策。”文化上的对内搞活政策,主要指的是()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五讲”、“四美”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三个面向”解析: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文学艺术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中国文化逐渐走向世界,故C项正确。答案:C2.在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讲道:“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最充分地动员和发挥现有知识分子的力量……以适应国家对知识分子的不断增长的需要。”由此判断“双百”方针提出的最根本的目的是()A.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B.倡导科学技术文化领域的自由开放C.避免把学术问题和思想问题当成政治问题D.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解析: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已经开始,为了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共中央提出了“双百”方针。答案:A3.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被称为“难忘的1959年”。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双百”方针的提出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解析:随着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我国在文艺科教领域出现繁荣发展的局面。答案:A4.下列图片反映了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艺术成就()《西游记》剧照《红楼梦》剧照A.新中国成立初期B.全面建设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以后解析:《西游记》《红楼梦》等都是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的电视剧,都属于改革开放后“双百”方针重新确立后,文艺界取得的成就。答案:D5.宋德金在《〈历史研究〉:新中国历史学发展的缩影》中介绍:“从1979年起,《历史研究》开始实现向学术刊物回归……开拓研究领域,借鉴国外史学研究成果,倡导社会史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这是因为我党()A.重新贯彻了“双百”方针B.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解析:材料是强调改革开放后由于重新贯彻了“双百”方针,所以才出现了历史研究的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故选A项。答案:A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毛泽东题词材料二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史学界就中国社会发展动力问题开展广泛讨论,出现了诸如“生产力说”“让步政策说”“阶级斗争说”等多种史学观点。材料三1965年《光明日报》发表青年学者孙达人《应该怎样估计“让步政策”》的文章。……“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的御用文人借孙达人的学术观点对范文澜、翦伯赞等著名史学家进行迫害批判。请回答:(1)材料一中毛泽东的题词发表于何时?其内涵是什么?(2)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史学界关于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研究上出现了多种学术观点,你如何认识当时的这种学术氛围?(3)“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人帮”的御用文人借孙达人的学术观点,对范文澜、翦伯赞等人进行批判,实质上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思潮?造成了怎样的危害?(4)“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现象,请举两例说明。答案:(1)1956年春。内涵:艺术问题上要“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要“百家争鸣”。(2)认识:“双百”方针作为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它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活跃了思想,有利于形成学术气氛相对宽松的局面,有利于知识分子学术研究的深入。(3)思潮: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思潮。危害:“双百”方针遭到冲击和破坏;知识分子遭到歧视和压迫;学术空气窒息,学术研究停顿。(4)事例:出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出现了反映丰富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基础巩固]1.“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在辩论、求证中获得发展,一切优秀的文艺都是在包容、并存中得到繁荣。”该讲话()A.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解析:材料涉及科学领域和文艺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