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场危机首先爆发于()A.工业领域B.贸易领域C.农业领域D.金融领域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金融领域。答案D2.导学号09504055“自大萧条以来,股市上下起伏很多次,但对收入趋势并未产生像大萧条那样的影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1987年秋天的股市波动。这和1929年的股市波动是极其相似的,股票市场下跌的量几乎相同,下跌的天数也几乎相同。……但世界经济在1987年秋天并未陷入低迷。”下列推论最符合作者意思的是()A.股市起伏与经济危机没有关系B.证券业改革避免了经济危机发生C.单纯股市崩溃不足以引发大萧条D.股票市场日趋稳定解析根据材料中的“1987年秋天的股市波动。这和1929年的股市波动是极其相似的,股票市场下跌的量几乎相同,下跌的天数也几乎相同。……但世界经济在1987年秋天并未陷入低迷”可知,作者认为单纯的股市崩溃不足以引发大萧条,故选C项。A项表述错误,股市起伏与经济危机有关系。B项错误,证券业改革并没有避免经济危机发生。D项错误,股票市场仍有波动。答案C3.下面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状况简表,表中数据反映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征是()项目指工业生对外失业人数国家产下降贸易下降数美国46.2%75.5%1700余万德国40.6%70%近600万日本8.4%50%近300万资本主义世界1/3以上2/33000万以上A.来势特别猛B.波及整个世界C.持续时间特别长D.破坏性特别大解析材料中“表中数据”直观表明了破坏性,故D项正确。答案D4.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A.一致提高关税,共渡难关B.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C.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解析调高关税属于贸易保护的表现,是不利于世界经济良性发展的。A、D两项表述与题干信息不符,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C5.读下图,判断A点至B点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经济大危机的爆发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C.政府奉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D.政府大力干预经济解析据图可知A点至B点的变化为失业率迅速上升,结合A点所处的时间可知,这是由经济危机爆发而导致的,故选A项;B项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并非失业率上升的原因,故排除B项;奉行自由放任政策是引发经济危机的因素之一,并非失业率上升的原因,故排除C项;D项是针对经济危机及失业率激增所采取的措施,并非原因,故排除D项。答案A“工作付酬的美国”6.海报是一种扩大宣传、辐射大众的艺术形式,其细节折射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化。右面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某一重大改革中的某项政策宣传画,为了执行这一政策,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直接发放救济物资B.建立社会保障体系C.减耕减产补贴农业D.举办基础公共工程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对图文信息的解读能力。图片上的信息是“工作付酬的美国”,这属于“以工代赈”,故选D项。它不属于直接救济,不涉及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也不是减耕减产,故A、B、C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D7.罗斯福曾打比方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这段话表明()A.新政一直遭到资产阶级的强烈反对B.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具有偶然性C.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D.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解析罗斯福把“老绅士”比喻成资本家。因为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因此“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但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某些利益,因此“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故选C项。答案C8.《罗斯福时代》中指出:“新政标志着公共权利和私有权益之间冲突的继续,而罗斯福将这种冲突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以前毫无限制的企业权利最终得到有效遏制,由此产生的是一个改造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