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1.“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作品中的“命运”是活生生的,它会“敲门”、会蹒跚、会欢呼,表现了作者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和对幸福生活的希望与憧憬。这位主人公是()A.贝多芬B.威尔第C.比才D.柴可夫斯基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这位主人公与命运不屈的抗争,其作品体现了用欢乐笑对人生,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这位主人公是贝多芬。答案:A2.资本主义在世界的扩张逐渐淡化自然形成的地理界线,文化也免不了受外来影响,但有艺术家强烈要求摆脱外国文化控制,保持民族特色。以下符合这种时代要求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是()A.柴可夫斯基的《睡美人》B.舒伯特的《小夜曲》C.贝多芬的《第六(田园)交响曲》D.普莱斯利的摇滚乐解析:材料强调“艺术家强烈要求摆脱外国文化控制,保持民族特色”,这属民族乐派的特征,柴可夫斯基的《睡美人》属于民族乐派的代表作品,故A项正确。答案:A3.20世纪50年代,摇滚乐歌手“猫王”普莱斯利受到欧美国家青少年的广泛欢迎,这反映出当时青少年们的精神状态是()A.精神颓废,严重脱离现实B.对未来社会发展极度失望C.对传统和主流思想的叛逆D.勇于进取,富于创新精神解析:摇滚乐彻底改变了流行音乐的形式,不再囿于主流思想的限制,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摇滚乐的主要特点不符。答案:C4.1960年,美国举行大选,电视台首次直播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辩论场景。2016年,我们同样可以通过电视看到美国的特朗普和希拉里的竞选情况。这反映了电视的()A.远程教育功能B.娱乐功能C.传播资讯功能D.展示优秀艺术品功能解析:根据材料“直播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辩论场景”不属于远程教育,故A项错误;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辩论是严肃的政治行为,不是娱乐,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列举两种总统选举的实况,让人们实时了解了国家最新政治情况,故C项正确;美国总统竞选不属于艺术,故D项错误。答案:C5.英文“电视”一词television,是由希腊文tele(从远处、远的)和拉丁文vision(看)组成的,其意是远距离传送可视画面。电视得以出现的基本条件是()A.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B.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C.第三次科技革命蓬勃发展D.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科技发展解析: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出现。当时人类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B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的联系,东西方文化在经过激烈碰撞之后,逐渐打破了隔离的坚冰,获得共同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开始更加积极友好地交流、沟通。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往,使文化的传播突破了空间与时代的限制,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好莱坞电影、风靡全球的摇滚乐……这些都突出表现了不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认同与共享。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是美国青少年的反叛时代,“甲壳虫”“滚石”和“猫王”是他们的超级巨星。“猫王”普莱斯利是20世纪美国流行音乐领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为摇滚乐在世界的流行作出了贡献。材料三1985年1月,美国洛杉矶。50名美国最有声望的歌星聚集在这里。为了拯救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的非洲人民,他们要进行一次空前的合作——录制一张唱片进行募捐。这张唱片就是后来曾轰动世界的《四海一家》。1985年4月5日,为了非洲赈灾事业,世界各地有8000多个电台同时播放《四海一家》:“我们做出一个选择,我们献身于人类,我们对非洲发生的事不能坐视不理。否则,我们就是泯灭自己的良心,那将是最可怕的死亡。”(1)面对世界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我们应怎样对待本民族文化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2)有人称赞摇滚乐有时代气息,有人反对,说它对青年人带来不良影响。你怎么认为?(3)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音乐具有怎样的作用。解析:第(1)题首先要明确“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其次要认识到只有把民族文化融入到世界文化之中,民族文化才有更强大的生命力,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双方的关系。第(2)题要注意区分摇滚乐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第(3)题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