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 辛亥革命随堂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 辛亥革命随堂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试题_第1页
1/2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 辛亥革命随堂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试题_第2页
2/2
第六单元第19课1.晚清政府推行的自救运动“新政”和“预备立宪”,虽没有挽救清朝走向灭亡的命运,但是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直接促使了武昌起义的爆发B.加强了清政府的综合实力C.阻挡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D.为酝酿民主革命创造条件[解析]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新军等革命的武装力量,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故答案为D项。其他选项说法皆不符合史实。2.“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段话表明孙中山强调的革命中心纲领是(C)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解析]题干材料的大意是在推翻满洲贵族统治完成民族革命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废除君主专制政体,实质上表达了对民主共和的向往,故C项正确。3.台湾史学界多数人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下列最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B)A.结束了封建制度B.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政体C.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D.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解析]把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主要是从政治体制上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A项明显错误,排除。C、D两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只有B项最符合题意。4.(2020·北京朝阳)该图像可以用来说明当时(C)A.清朝政治统治结束B.武昌起义取得胜利C.民主共和政体建立D.中国实现民族独立[解析]据图片信息可知,这是中华民国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建立,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政治统治结束,A项错误;武昌起义取得胜利是1911年10月,B项与题意不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现民族独立,D项错误。5.(2020·济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发布命令时,须有国务员副署签字才能生效。其直接目的在于(A)A.牵制总统权力B.防止内阁专权C.维护共和体制D.维护法律尊严[解析]材料“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发布命令时,须有国务员副署签字才能生效”体现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责任内阁制的内容,其直接目的在于防止总统独裁,故排除B项,A项符合题意;C项是根本目的,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D两项不符合题意。6.(2020·辽宁本溪)陈旭麓先生认为:“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据此可知,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最大的贡献在于(A)A.结束了几千年君主专制B.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C.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D.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解析]据材料“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可知,辛亥革命最大的贡献在于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A符合题意;实现了中华民族独立的是新中国成立,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C错误;据材料“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可知,没有体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说法错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 辛亥革命随堂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