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基础巩固1为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繁荣,1956年中共中央决定实行()A.“八字”方针B.“双百”方针C.“科教兴国”战略D.“教育革命”路线答案B2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允许不同的学术思想和文化艺术自由发展,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A.不能宣传唯心主义错误理论B.不能违背科学精神C.不能违背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D.不能宣传资产阶级倾向观点解析“双百”方针的提出,并不是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前提是不能违背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答案C3“到1956年初……迫切需要制定一个正确领导科学和文艺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总方针。”为此,毛泽东提出()A.“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C.文艺工作者到农场、干校“改造”,接受“再教育”D.“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56年”“正确领导科学和文艺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由此判断B项符合题意;A项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提出的“二为”方向;C、D两项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极“左”思想对科学文化事业的冲击。答案B4右图是1957年7月,周恩来观看北方昆曲剧院和著名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左一)的演出后与艺术家们交谈的留影,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出现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三大改造的完成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推动D.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高涨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1957年7月”及关键信息“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由此判断正是“双百”方针的提出才使新中国文化事业走向繁荣。A、B、D三项都不是主要原因。答案C5以下最能体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艺方向的是()A.“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办好‘样板戏’,服务工农兵”解析“文化大革命”时期是“左”倾错误盛行的时期,“办好‘样板戏’,服务工农兵”是这一错误在文艺领域的体现,D项正确。答案D61980年,中断17年的电影“百花奖”恢复举办。选票是随《大众电影》杂志发出的,每本只有一张选票,不少工厂、学校、机关团体一两千人中只有一两份《大众电影》。评选结果是,纪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得票21万张,美术片《哪吒闹海》得票42万张。这种情况反映了()A.“百花奖”促进了《大众电影》的销售B.人们相对更喜欢美术片C.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D.电影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答案C7谭其骧说:“当前我国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理所当然,在文化上也应该采用同样的政策。”文化上的对内搞活政策,主要指的是()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五讲”“四美”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三个面向”解析本题考查“双百”方针的现实意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开放自由的文化政策。故选C项。答案C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56年5月26日,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陆定一向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做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系统阐述了党中央提出的“双百”方针。在自然科学方面,他指出:“在某一种医学学说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的学说上,贴上什么‘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标签……是错误的。”在文学艺术方面,他指出,限制创作的题材,“只许写工农兵题材,只许写新社会,只许写新人物等,这种限制是不对的”。(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双百”方针的具体含义。(2)简述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文艺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由此得出什么经验?(3)21世纪的今天,“双百”方针有何意义?参考答案(1)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允许文艺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提倡学术上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2)重要成果: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经验:文艺必须根植于人民生活,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3)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多样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