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分析一直以来,圆锥曲线部分的内容都是高考命题中的热点问题,也是学生手中的烫手山芋,而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又因为其涉及的方法多样、应用灵活、知识面广,使得许多命题者都作为区分学生成绩层次的好题来出。下面我就此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通常有两类:一类是有关长度、面积等的最值总是另一类是圆锥曲线中有关几何元素(长轴、短轴、实轴、虚轴、离心率等)的最值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通过回归定义,结合几何知识以及观形、设参、转化、替换等途径来解决。例1、若点P的坐标是(),F为椭圆的右焦点,点Q在椭圆上移动,当|QF|+|PQ|取最小值时,求点Q坐标,并求最小值。分析:为求|QF|+|PQ|的最小值,应考虑将其转化成某折线段,由于点Q在椭圆上移动,自然要考虑椭圆的定义,通过比较会发现与焦半径有关,所以采用第二定义。)解答:在椭圆中,a=4,b=,c=2,e=右准线l的方程为x=8如图1所示,过点Q作Q于点,则=e,|QF|=|Q|从而有|QF|+|PQ|=(|PQ|+2|QF|)=(|PQ|+|Q|)对于|PQ|+|Q|,只有P、Q、三点共线时才能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为|8—(—1)|=9。此时,点Q的纵坐标为—3,代入椭圆方程得x=2,显然只有当Q运动(2,—3)处时|QF|=|PQ|取得最小值为9。点评:类似地,圆锥曲线上求一点Q,使|QF|+|PQ|的值小值(P在曲线含焦点的区域内,F为曲线的焦点),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转化为三点共线时折线段最短。本例是一道关于长度最值的问题,通过观形、转化、回规定义结合几何知识在解决本是中起到重要作用。相关练习:(1)若点P在抛物线y2=x上,点Q在圆(x-3)2+y2=1上,则|PQ|的最小值是多少?(答案:)(2)椭圆的两个焦点(—3,0),(3,0),P是椭圆上的动点,当=,的面积最大,求m、n的值(答案:m=,n=)例2已知椭圆C:(a>b>0),长轴两端点为A、B,如果C上存在一点Q,使AQB=1200,求椭圆的离心e的取值范围。分析:要求e的范围,要考虑获得e的目标函数式,再由其中的变量范围利用性质求出e的范围。简解:不妨设Q在x在轴上方,坐标为(,),则tanAQB==,整理得,又由得而0<,化简得3e4+4e2,所以点评:本道题根据条件,获得关于离心率e的量a,b,c的关系式,再转化为离心率e的不等式,得到e的范围。相关练习:已知椭圆的焦点为F1,F2,在直线:x+y—6=0上找一点M,求以F1,F2为焦点,通过点M且长轴最短的椭圆方程。(答案:)通过以上二例可以看出,最值问题常见的解法有两种:代入法和几何法。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具有明显的几何特征及意义,则可考虑采用数形结合法,从几何特征下手来处理,这就是几何法。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具有明显的函数关系,则可先列出目标函数,再根据其结构特点求最值,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有配方法、判别式法、重要不等式法及单调性法等这些都是代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