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2016届九年级物理3月学情调查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错误!未指定书签。.如图所示的机械或工具在使用中,属于省距离杠杆的是2.某同学对下列四个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符合实际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是35~42℃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C.人体安全的电压36VD.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为1000W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要调节乐器的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音调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C.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人耳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振幅太小4.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的习俗。下面与粽子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包粽子时,米粒之间有缝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B.煮粽子时,锅上方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C.手上沾些水,刚拿出锅的粽子不烫手,利用了汽化吸热D.粽子放入冰箱冷冻一段时间,外表结了一层霜,这是凝固现象5.如图所示,小明用鱼叉去叉所看到的鱼,老王则用手电筒去照亮所看到的鱼,有关两人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应叉“鱼”的下方,老王应对准“鱼”照B.小明和老王都应对准“鱼”叉和照C.小明和老王都应对准“鱼”的下方叉和照D.小明应对准“鱼”叉,老王对“鱼”的下方照6.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大B.1kg0℃的水的内能大于1kg0℃的冰的内能C.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D.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3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D.独轮车C.起瓶器B.筷子A.羊角锤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cmB.6cmC.7cmD.12cm8.以下对四个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A.甲图实验演示的是电流的磁效应B.乙图实验可用来演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C.丙图实验中通电螺线管的B端是S极D.丁图实验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9.两台完全相同的电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由同一地点同时向东作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所示。根据图像作出的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B.通过30m的路程,乙车所用的时间比甲车的长C.第6s时,甲车的动能比乙车的动能大D.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西运动的10.如图2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变化的情况分别是A.变小不变B.变大变小C.变大变大D.变大不变11.如图3所示是消防应急灯的电路图,其中少连了一根导线,工作原理是:外部电路为220V交流电,当其正常时,两盏标有“6V”灯泡不发光;外部电路停电时,两盏标有“6V”灯泡发光。对于这一装置及其工作特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外部电路停电时,电磁铁所在电路工作B.电磁铁通电时,弹簧具有弹性势能C.电磁铁的上端始终为N极D.C点应该和触点B相连12.要测量一个阻值约为600Ω的电阻Rx,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两节、学生用电压表(量程为0—3V、0—15V)、学生用电流表(量程为0—0.6A、0—3A)、滑动变阻器(10Ω2A)和电阻箱R0(0—9999Ω5A)各一个,开关、导线若干.下列四个设计方案中,能测出Rx阻值的最合理的方案是甲乙丙丁图1R图2~图3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6分)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6分)1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km/s.家中的电视遥控器是靠▲(选填“超声波”或“红外线”、“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的.14.晓月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15.小明去商场购物,自动扶梯将他从一楼匀速送上二楼,在这个过程中,以▲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以▲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小明的动能▲,机械能▲(选填“增大”、“不变”或“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