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自叙刘鹗•1.比较《老残游记·自叙》与《呐喊·自序》《兰亭集序》的写作内容,说出它们的差异,培养学生同中求异的思辨能力。•2.阅读《老残游记·自叙》,归纳人“哭泣”由低级到高级的几种方式,分析刘鹗创作《老残游记》的目的。•3.学生阅读《老残游记》原文(片段),归纳刘鹗“哭泣”的原因,用自己擅长的文艺方式表现出来。•4.比较《老残游记》所揭示的社会矛盾与今天的社会矛盾有何不同,尝试以不同的身份来表达对当今某个社会矛盾的看法及解决的建议。学习目标学生自读课文,填表说出《呐喊·自序》《兰亭集序》《老残游记·自叙》写作内容上的差异。•篇名主要内容最突出一点《呐喊·自序》《兰亭集序》《老残游记·自叙》学生自读课文,填表说出《呐喊·自序》《兰亭集序》《老残游记·自叙》写作内容上的差异。篇名主要内容最突出一点《呐喊·自序》叙述了作者弃医从文的经过,介绍自己把小说集命名《呐喊》的原因。写出作者心路历程《兰亭集序》叙述游宴情况,阐明了自己独特的生死观。写出作者生命意识《老残游记·自叙》叙述时局已残的悲苦,作者用文学作品作为自己的哭泣。写出作者因苦而哭归纳具有“灵性”的人,抒发情感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几种方式。然后进行课堂交流。灵性生情感。感情生哭泣哭泣有两类有力哭泣方式举例文学形式: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文艺方式:绘画、音乐、舞蹈、摄影等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尚弱;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甚劲,其行乃弥远也。如何理解?能否举出实例来加以证明?•参考示例:•“以哭泣为哭泣者”------石评梅《痛哭和珍》:•“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不以哭泣为哭泣者”------鲁迅《记念刘和珍君》:“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面对三•一八惨案牺牲的青年烈士,鲁迅除了悲痛之外,还清醒地认识徒手请愿的斗争方式不可取;既然有流血牺牲,就会激励真的猛士奋然然前行。文章的思想价值非常深远。课文最后一段写道:“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加以解读)•“棋局已残”形象地写出了中国当时的现状:在列强宰割之下,中国危机的国势和动荡的政局,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的刘鹗,面对国家危亡的命运,并没有沉沦,而是借《老残游记》,宣泄他内心强烈的情感,这是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心,也是对生活的希望和理想。比较《老残游记》所揭示的社会矛盾与今天的社会矛盾有何不同。•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没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内忧重重:政治腐败、权钱交易,贫富不均;外患不断:鸦片战争、外敌入侵、割地赔款。总之,统治者自身无法解决这些内忧外患,只有推翻封建统治,赶走外国侵略者,中国才可能走向独立与富强。•今天,我国是独立自主的发展中国家,党和政府正带领全国人们奔小康,实现中国梦。当然也存在官员腐败、分配不公等社会矛盾,那是社会支流,社会主流是积极向上的。•青年学生是中国走向强大的生力军,要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勤奋学习,立志成才。课后作业:1.课下阅读《老残游记》原著全文或片段,通过小说具体人物和事件,感受作者哭泣的原因,用自己擅长的文艺方式表现出来小说的相关内容。2.尝试以不同的身份来表达对当今某个社会矛盾的看法及解决的建议。•(不少于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