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时计时法》教学设计作 者:李秀珍(下鹿角中心小学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52 页~53 页。 学情分析:我校是一所山区类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共 2 人,一个基础比较可以,当堂学习可以消化,但是另外一名学生学习基础及反应速度相对较差,接受程度比较滞后。在设计这节课时,考虑两位同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有梯度的设计,面对面交流学习,随时跟踪学习进度,掌握学习请况,遇有问题当场解决,从而让两位学生都能够掌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知道 1 日=24 时,理解 24 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不同之处。 2、技能目标:能正确地运用 24 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表示时刻,并会进行两种计时方法的相互转换。 3、情感目标:学生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 24 时记时法,会正确运用 24 时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明确 两种记时法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学会普通记时法和 24教学策略:观察与引导教具准备:两个钟表(12 时表和 24 时表)教学过程:一课时一、 出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二、联系生活实际,直切主题。观看课件出示的钟点图画,仔细观察,回答问题。问题 1: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时间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问题 2:一日等于多少时呢?回忆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咱们来找找答案吧。三、操作活动,初步认识。操作活动,初步认识。活动:拿出钟表拨一拨,说一说。要求: 1.两人合作边拨边说说自己的发现。 2. 相互交流。 3. 回答问题。(1) 从 0 时到中午 12 时,经过了( )小时。(2) 从中午 12 时再到 0 时,又经过了( )小时。(3) 一天是( )小时。经过一天,钟面上的时针转了( )圈。四、动态观察,直观认识。问题:钟表上有红色和蓝色两圈,如果把钟面上时针走过的一天的时间展开,会是什么样子呢五、转化计时法,加深印象。问题 1:上午 9 时用 24 时计时法是几时?下午 5 时用 24 时计时法时?晚上 9 时呢?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问题 2:图里的上下两行数有什么关系?你有什么发现?六、巩固应用,解决问题六、巩固应用,解决问题1.照样子填一填。下午 6:06 晚上 8 时 凌晨 4:452. 下午 4 时爸爸开车走了公交车道,他违反交通规则了吗?要求: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七、作业布置作业:作业:第 83 页“做一做”,第 1 题、第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