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这人有脑子,像鱼有水,鸟有翅,云彩有天空。梭罗这人就是我的云彩,安静在豆田之西,我的草帽上。 ——海子 神 的 一 滴 梭 罗 “(它)是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如果你的心没有安静下来,恐怕你很难进入到这本书里去。” ——徐迟《<瓦尔登湖>译序》 徐迟(1914 . 1O . 15——1996 . 12 .12 ) 中国“报告文学之父”,当代著名作家,五十年代即产生巨大影响,更以《歌德巴赫猜想》( 1978 年 3 月)引起轰动,它将当时受人非议的走“白专道路”的知识分子陈景润,作为正面主人公进行赞颂,并且第一次对“文革”做出了否认,因此在报告文学界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2002 年我国设立“徐迟报告文学奖”。 梭罗 : 美国著名的作家、思想家。 1817 年出生于康科德城,毕业于哈佛大学,回家乡执教两年,然后在大作家爱默生家中当助手,并开始尝试写作,1845 年独自跑进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的山林,两年后才回到康科德城。 1862 年因肺病逝世于康城,终年 44 岁。 梭罗生性独立高洁,一生憎恶强暴不公,同情贫苦大众。他与孤僻结伴,常常是一个人。梭罗( 1817-1862 )他生前只出版了两本书:《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天》、《瓦尔登湖》。 在梭罗看来,向宁静靠近的最好方法是寂寞。寂寞是最好的伴儿,因为寂寞帮助你思考,引导你去认识自己。也许只有在寂寞中,人心才能宁静下来;只有宁静下来了,人才会去思考自己;而只有思考了,他才可能认识自己。 • 1845 年 7 月 4 日,梭罗独自一人手持一柄斧头,跑到距离自己生活地康科德镇两英里远的瓦尔登湖,亲手建造一个小木屋住了下来。在那里,他独立劳作,自食其力,过着物质生活极为简朴而精神生活异常富有的隐居生活。在瓦尔登湖湖畔,劳作之余,悠闲地面对湖光山色,面对四季晨昏,常常在物我两忘中感悟生命的真谛。他把这些景物和感受记录下来,写成了一本书《瓦尔登湖》。这本书开始时反响不大,直至 1854 年,《瓦尔登湖》出版。一百多年后,《美国遗产》杂志上列了“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梭罗的《瓦尔登湖》位居榜首。如今瓦尔登湖已经成为梭罗追随者们的圣土。 小 木 屋 名家对梭罗及其作品的评价 • 2 、怀特(美国 20 世纪散文家)• 3 、乔治 · 爱略特 (英国著名女作家)• 4 、徐迟(中国著名诗人、《瓦尔登湖》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