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及其他杨子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有哪些难忘的人生体验? 焦急忧虑、激动喜悦 想到今天是你十八岁的生日,我有一份“孩子长大了”的欣慰,也有一份似水流年的迷惘。“ 欣慰”是因为“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甚至可能成为自己的挚友、知己。 “ 迷惘”是因为时光流逝,十八年里因孩子引起的“焦急忧虑”或“激动喜悦”都已转眼逝去,留给自己的也许只有“无法再把握孩子童年的惆怅”。 我以这样的心情来祝贺你的十八岁生日。“ 时常把你看作缠绕身边的孩子” “ 会情愿溺爱你” “ 高兴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令人满意开怀” 作者在文中提及的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 1 )流行观念的影响;( 2 )父母的愚昧与落伍;( 3 )子女的盲目与急躁;( 4 )缺乏沟通、理解、平等。(根本原因)从子女的角度想想怎样才能改变“两代的矛盾”? 两代人的读书我: “十年寒窗”、“光宗耀祖”的传统压力 曾祖母的“读书最乐”,引我共鸣 涉猎古今中外名篇,读书有“闲趣” 儿子: 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的逼迫 我的态度 我希望儿子做一率性的读书人 ,但现在“同情”却不能不“鼓励”,甚至“鞭策”,希望考取大学。 作者对孩子的希望 保持纯真惜时如金 《金缕曲》(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平等,对话,理解。这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父母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成长的关爱完全可以不用我们一般人惯用的强制约束手段,而是向孩子表达出自己的那种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什么是爱呢?杨子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平等理念下的交流就是对孩子的爱。而孩子如何去理解父母的这份让人感动一生的爱意?同样,也需要理解与尊重,也需要对话与交流,在相互的交流里学会对父母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