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煤炼油——精选推荐VIP免费

煤炼油——精选推荐_第1页
1/7
煤炼油——精选推荐_第2页
2/7
煤炼油 【煤油的起源】 煤炭是一种碳含量高、但氢含量只有5%的固体。与液体燃料(从原油中提取的)相比,煤炭不便于处理和运输。 通过脱碳和加氢,煤炭可以直接或间接转化成适于运输的液体燃料,其中一种方法是焦化或热解,另外一种方法是液化。由于将煤炭转化成液体燃料的成本比提炼原油的成本高,但原煤本身的价格比较低廉,这是煤炭液化技术能够付诸实施的一个主要激励因素。 随着石油储量的逐渐减少,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将需要替代性液体燃料。由于全球的煤炭储量极其丰富,煤炭液化是其中之一。 早在 70 年代初,由于国际油价暴涨,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就开始进行大量的煤炭液化技术研究和开发。从 80 年代开始,大部分煤炭液化项目被搁置起来,但南非例外。原因是南非没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另外,到80 年代中期为止,南非受到了30 年的贸易禁运,这些因素促使南非大规模采用煤炭液化产品。目前,南非60%的运输燃料是由煤炭提供的。 许多不同的“直接”液化工艺已被开发出来,但就所进行的化学反应而言,它们密切相关。这些液化工艺的共同特征是,先将大量的煤粉放入溶剂中,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溶解,然后将溶解的煤炭在氢气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加氢过程。直接液化是目前可采用的最有效的液化方法。在合适的条件下,液化油收率超过 70%(干燥无矿物质煤)。如果允许热量损失和其它非煤能量输入的话,现代液化工艺总热效率(即转化成最终产品的输入原料的热值比例,%)一般为60~70%。这些工艺一般发展到工艺开发单元(process development unit )或试验性阶段,并且主要的技术问题已得到解决。但是,目前没有示范厂或商业化厂建成运转。 煤炭“间接”液化的唯一正在运转工艺是南非的Sasol 工艺,目前已经建成了三座生产厂。间接液化的唯一核心技术是合成反应段,因此最近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开发先进的催化剂上,催化剂不限于某一具体工艺。 从 1985 年以后,由于石油的价格较低,人们对用于生产运输燃料的煤炭液化的兴趣下降。目前,只有日本还在积极进行大规模的煤炭液化工艺的研究,并且还有一座 150t/d 规模的装置正在运转。由于中国目前逐渐成为一个净石油进口国,而且潜在的产油区地理位置偏僻,因此中国有发展煤炭液化的强烈愿望。中国正在分别与美国、日本和德国合作进行煤炭液化的可行性研究。 煤炭液化的可行性主要决定于液化工艺的经济性。这需要大量的品位低、价格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煤炼油——精选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