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弹力(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弹力是接触力,本质是电磁力。2.知道形变、弹性形变的概念,理解弹性限度3.知道什么是弹力,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4.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确定它们的方向5.知道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掌握胡克定律二、课前预习1、 叫做形变。所有物体均能发生形变。2、 叫弹性形变, 叫范性形变, 叫弹性限度。3、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是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的形变方向 (相同或相反);与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力的方向 ;弹力是 发生形变产生的(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4、弹力的方向:1、面面接触: ;2、点面接触: ;3、点点接触: 。4、绳子的拉力方向 ;5、杆产生的弹力方向 (一定或不一定)。5、胡克定律: ;劲度系数: ,单位 ;弹簧的劲度系数跟弹簧丝的粗细、材料、弹簧的直径、绕法、弹簧的长度等量有关,这个量反映了弹簧的特性。6、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从性质上讲均是 ,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这些名称是按 来命的。接触力按其性质可分为 和 ,接触力本质是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的 。三、典型例题判断正误:1.相互接触挤压的物体均产生形变。2.AB 相互接触挤压,A 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会对 B 产生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 A 形变方向相反。3.弹力是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4.物体形变的方向与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力的方向相同。关键作图:一本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分别作出书本和桌子的受力示意图。例 1、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B.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有弹力。C.只要有形变就一定有弹力。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例 2、试判断下列各情况小球的受力情况。例 3、分析球受到的弹力。μ=0例 4、分析下图中 A 点的受力情况例 5、一根长 6cm 的橡皮条上端固定,下端挂 0.5N 物体时长度为 8cm,要再拉长 1cm 则再挂多重物体?劲度系数是多少?例 6、量得一只弹簧测力计 3N 和 5N 两刻度之间的距离是 2.5cm,求1、求 3N 刻度与零刻度线之间的距离。2、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例 7、取一只玻璃瓶(椭圆形底),里面盛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塞封口,使水面位于细管中,用手捏玻璃瓶,可以看到透明细管中水面上升和下降,说明玻璃瓶在手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问:捏扁的一面,水面上升还是下降?捏凸出来的一面,水面是上升还是下降?四、巩固练习1、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