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教案 人教版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教案 人教版_第1页
1/22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教案 人教版_第2页
2/22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教案 人教版_第3页
3/22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本章知识框架】 【疑难精讲】1.加快我国森林覆盖率的措施生态环境优越的指标之一是森林覆盖率达到 30%,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的具体措施有:①加快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②建设南方九省市速生林用材基地;③抓紧平原农田绿化和防护林建设;④营造薪炭林和发展经济林;⑤疏林地和灌木林封山育林和抚育改造次生林;⑥合理采伐并及时更新;⑦提高综合利用率;⑧重视森林防火和病虫防治。总之,坚持“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和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2.生物多样性的原因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1)遗传多样性即基因多样性,是由构成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多样性决定的。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其多样性就可以反映到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上,进而反映出生物性状的多样性。生物性状的多样性还与变异有关。自然界中可遗传的变异主要有三种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它产生新的基因,即等位基因,因此能够导致新性状的出现。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由于自由组合或交叉互换而重新组合。因此,基因重组能够产生重组类型的配子,进而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染色体变异是由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发生变异所引起的。由于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所以染色体变异能够引起基因的增加、减少或改变,从而导致生物新类型的出现。(2)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经过漫长的进化历程而逐渐形成的。由于生物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通过生物与环境之间长期的相互作用,把那些微小、有利的变异逐代积累,从而形成了适应环境的新类型。又由于环境条件是多变的,不同的变异类型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这样,由同一祖先经过几十亿年的不断变化,逐渐形成了适应于水生和陆生等不同环境的多种多样的生物类型,从而组成了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最为有效的一项措施。就地保护是指以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的形式,将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类保护起来,以便保护其中各种生物的繁衍与进化。自然保护区分为自然生态系统类的保护区和野生生物类的保护区等。自然生态系统类的保护区,能够保护森林、草地、湿地和水域等多种生态系统。任何一个有效地保护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区,必然会很好地保护其内部的所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教案 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