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 13 生物技术实践(教学案,学生版)【2013 考纲解读】 (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2)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4)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5)酶的存在与简单制作方法(6)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7)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8)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9)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10)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11)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12)植物的组织培养(13)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14)PCR 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知识网络构建】 12【重点知识整合】一、微生物的营养1.微生物的营养营养要素 来源 功能 碳源 无 机 碳源 CO2、NaHCO3、CaCO3等含碳无机物 ① 构成细胞和合成一些代谢产物 ② 有些既是碳源又是异养微生物的能源 有 机 碳源 糖、脂肪、蛋白质、有机酸、石油、花生粉饼等 营养要素 来源 功能 氮 源 无机氮源 NH3、铵盐、硝酸盐、N2等 合成蛋白质、核酸及含氮的代谢产物 有机 氮源 牛肉膏、蛋白胨、核酸、尿素、氨基酸 营养要素 来源 功能 生长因子(特 殊营养物质) 维生素、氨基酸、碱基 ① 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 ② 参与代谢过程中的酶促反应 水和无机机盐 外界摄入 水不仅是优良溶剂而且可维持生物大分子的稳定;无机盐是细胞内的成分和调节物质等 2.培养基种类及用途 划分标准 培养基种类 特点 用途 物理 性质 液体培养基 不加凝固剂 工业生产 半固体培养基 加凝固 剂,如琼脂 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分类鉴定 固体培养基 微生物分离、鉴定、活菌计数、保藏菌种 划分标准 培养基种类 特点 用途 化学 天然培养基 含化学成分不明 工业生产 3成分 确的天然物质 合成培养基 培养基成分明确(用化学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成) 分类、鉴定 划 分 标准 培 养 基 种类 特点 用途 用途 选 择 培 养基 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 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物(如培养酵母菌和霉菌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的食盐) 用途 鉴 别 培 养基 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 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可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饮用水或乳制品中是否有大肠杆菌(若有,菌落呈深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