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七帝疑案(一) -毛佩琦 央视国际 2005 年 04 月 18 日 09:57 主讲人简介:毛佩琦: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副社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吴晗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研究,发表论文 60余篇。 主要著作:《明成祖史论》、《永乐皇帝大传》、《郑成功评传》、《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国明代政治史》(合著)、《中国明代军事史》(合著);主编有:《岁月河山—图说中国历史》、《岁月风情—中国社会生活史》、《十大后妃》、《百卷本中国通史明史 10 卷》、《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中国状元大典》、《四库全书大辞典史部》等。 内容简介:朱元璋是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最奇之处在于他从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一个游方僧成为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彻头彻尾出身底层的皇帝。是什么成就了朱元璋,他又是怎样开创了一个延续 277 年的大明王朝?这样一个开创一代帝业的皇帝,他的出身究竟怎样?他究竟又为何曾经出家为僧?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他的属下揣摩他的心理,要为朱元璋立家谱。于是,历史上就流传着各类版本的朱元璋家谱,更有家谱表明,朱元璋的祖上是宋代理学家朱熹,事实是否真是如此? 在传说和野史中,对于朱元璋的出生地,有着很多的说法,那么,朱元璋究竟是哪里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为何曾经一度为僧?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朱元璋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和特别的经历呢?朱元璋身在寺院,多年如一日,本该不问世事,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朱元璋离开寺院,从军而去,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毛佩琦教授,将与我们一同开始一段新的历史之旅,拨开大明的历史迷雾,寻找事实真相。《百家讲坛》4 月 12 日播出《明十七帝疑案》,敬请关注! (全文)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讲明朝 17 帝。很多朋友就会问一个问题,说别人都说明朝 16 帝,你怎么说 17 帝呢?我先讲讲这个话题。 明朝建立是在公元 1368 年,一般地说,到了崇祯皇帝在北京的煤山自缢而死,明朝就结束了,可是我不这么认为。很多学者也同意我的意见,就是明朝的灭亡还要晚一年,就是在南京还有一个弘光帝。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明朝是在南京建立的,朱元璋当时建国的时候,首都就定在了南京。只是到后来,明朝才把首都迁到了北京。北京陷落了,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