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有理数的除法(第 2 课时) 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第一章“有理数”1.4 有理数的乘除法第 4 课时,内容包括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2.内容解析教材先通过例 8 给出有理数加减乘除法混合运算问题,通过例 9 让学生利用计算器解决一个关于公司盈亏的实际问题,问题呈现由简单到复杂,由单纯的数学计算再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法混合运算.(2)能运用有理数加减乘除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会用计算器进行比较复杂的有理数加减乘除法计算.2.目标解析(1)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与小学所学的混合运算一样,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仍然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2)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反过来又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理数加、减、乘、除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灵活运用有理数加、减、乘、除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是本章重要目标之一.(3)计算器是一种方便实用的计算工具.用计算器进行比较复杂的数的计算,比笔算要快捷得多.计算器不仅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方便,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也给学生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对于一些复习的数字计算,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对一些涉及算法算理与思维能力培养的计算问题,还是鼓励学生用心算、口算的方法,或使用运算律来简单计算.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有理数加减乘除分别的运算法则学生已经学习完毕,加之小学对于混合运算的顺序的经验,初中阶段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运算也将扩充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变得水到渠成.但学习起来,学生对于复杂的计算中运算顺序的把握未必有非常高的准确性,同时当计算方法有若干种时,也需要学生有择优的能力.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计算.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 0 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 .2.有理数除法的符号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绝对值相 . 0 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 0 的数,都得 .1.倒数;2.正;负;除;0.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复习上节课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