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善鼓琴《列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字词句,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过程与方法:熟读成诵,小组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知音难得,知音难求。教学重点:理解字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知音难得,知音难求。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伯牙善琴》小短片导入二、介绍作者及相关人物三、预习反馈卒逢暴雨()乃援琴而鼓之()钟子期辄穷其趣()四、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五、合作探究1、结合注释及工具书完成翻译2、“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3、从文中得出一个什么成语?高山流水(觅知音)4、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5、理解本文的中心:知音难得,知音难求。6、齐读课文六、当堂背诵课文七、当堂训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A.卒(zǔ)逢暴雨B.郢人垩(è)漫其鼻端若蝇翼C.峨峨(é)兮若泰山D.臣则尝能斫(zhuó)之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句子①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心中想到的,钟子期一定能领会。②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曲子每次弹奏,钟子期就点名他的情趣。.③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您所听到的那个曲子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到的一样。八、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相应习题。板书设计九、教学反思:伯牙善鼓琴伯牙善鼓琴:志在登高山子期善听: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洋洋兮若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