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黔之驴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准确翻译课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黔驴之技”等成语的含义(重点)。2.能欣赏本文细致的心理和动作描写,明白寓意(难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相关作者、文体知识,正确朗读和翻译课文。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成语“黔驴技穷”是什么意思?它的出处在哪里?二、介绍作者作品,朗读课文,完成后面的基础题:基础题1.教师介绍作者。柳宗元:代文学家和哲学家。字,河东人,世称为。他政治失意,因为参与革新,被贬官永州、柳州等地。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涯里,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写下了诸如之类的散文,为民请愿;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等著名散文,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与并称为,是之一。2.本文的文体是:,是柳宗元所写的中的一则。小贴士:《三戒》——《三戒》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写的一组寓言,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散文。这组寓言是作者贬谪永州时所写。作者认为这三个故事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3.反复带读和朗读课文,要求读音、断句准确,流畅。给下面的字注好拼音:窥()遁()噬()狎()踉()骇()好事者()船载()三、正确翻译课文。1.学生对照课文注解自主口译课文5分钟。2.学生接龙口译,教师订正错漏,学生在书上做好笔记。四、自主或讨论完成后面的突破题。突破题1.选出与“驴不胜怒”中的“胜”同义的一项()A不可胜数B引人入胜C不胜其烦2.“之”不是指代驴子的一项是()A放之山下B虎见之C往来视之D蹄之3.翻译加点的词语。船载以入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远遁益习其声因跳踉驴不胜怒,蹄之乃去4.翻译句子。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5.本文衍生出了三个成语,请写下来并解释其含义: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赏析精彩的细节描写,掌握本文的寓意。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朗读课文,口译课文。二、理解课文,自主思考、小组探讨以下几个问题,形成答案后,把它写下来。突破题1、老虎是怎样逐步认识驴子并把它吃掉的?2、驴子能否避免自己的悲剧,说一说为什么。3、这个故事可以从哪些方面带给我们一些启发?三、讲师上台,带领同学们完成好以上题目。四、赏析课文。这篇寓言短小精悍,最精彩的是对驴子和老虎的细节描写,用寥寥数笔就把它们塑造得栩栩如生。1、请同学们找出描写老虎动作、心理的词语,想想柳宗元笔下老虎具什么样的特点,填写下表。动作心理特点老虎2、观看《黔之驴》动漫。五、拓展延伸。拓展题1、翻译全文,并且背诵译文。2、请再写出含有“虎”字的两个成语:、。3、假如“好事者”看到了老虎“尽其肉,乃去”的背影,请发挥你的想象,以“好事者”口吻在横线上补出具体的内容:“可怜、可悲的驴子啊,,你也不会被老虎吃掉啊!”4、“黔驴”的家属把老虎告上了动物法庭,你将作为谁的辩护律师?请选择一方,为“黔驴”或“老虎”作一段辩护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