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知识和技能1.了解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2.了解物质的分类法及常见类别;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和实验事实并进行分析的能力。过程和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交流·研讨”的问题情景中自主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2.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常用的分类图示法;3.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探究实验,了解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2.体会分类的方法是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教学重点:物质的分类,物质之间的转化。教学难点:物质的分类,物质之间的转化。教具准备:金属铁,金属锌,碳,氧化铜,大理石·稀硫酸·稀盐酸,NaOH溶液,Ca(OH)2溶液,NaCl溶液,Na2SO4溶液,AgNO3溶液,CuSO4溶液。[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你是否想过,110多种元素是如何组成几千万种物质的?为了更好地探讨这许许多多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应怎样对物质进行分类?各类物质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展示]展示样品Mg、Cu、CaCO3、CuSO4·5H2O、NaCl、MgO。[讨论]指导学生讨论课本P31[交流·研讨]中的问题。[学生]学生回答[交流·研讨]中的问题。[讲解]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每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物质——单质,也可以与其他种类元素组成物质——化合物。而且相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如CO、CO2),所以为数不多的元素能够组成繁多的物质。[推进新课]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元素的存在。用心爱心专心[板书]一、元素的存在[讲解]物质种类繁多,如果能对物质进行科学的分类,再分门别类地研究其结构、性质和用途就容易找到规律。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2[迁移·应用]的图示,对每一类元素先列举尽可能多的物质,从不同角度对它们进行分类,并用简图表示分类结果。[学生]列举物质、分类并画简图。(让一个学生在黑板上画物质分类图。)[小结并板书]二、物质的分类[讲述]在以上分类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就每一类物质分别举例列举相应的物质。[学生]纷纷列举酸、碱、盐、氧化物的物质,但是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溶液、浊液和胶体的概念表示疑惑,教师指出这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内容。[讲述]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知识,今天,我们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实验]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要求每一小组选定一类物质,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34的[活动·探究]。要求学生作好实验记录,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汇报各小组结论,然后教师汇总。[讲述]认识了一定价态的元素与有关物质间的对应关系,了解了物质的分类情况,就可以把某用心爱心专心酸金属非金属单质化合物盐碱氧化物纯净物混合物物质胶体浊液溶液电解质化合物非电解质氧化剂还原剂化合物一元素的各个价态与所对应物质的类别联系起来。[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5的图2—1—5,并进行讲解。[讨论]指导学生讨论课本P35的[迁移·应用],并进行小结。[课堂小结]酸、碱和盐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而且可以相互转化。利用这些反应关系,人们可以制备物质、鉴别物质、提纯物质,以及研究物质的性质。[布置作业]P381、2[板书设计]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一、元素的存在二、物质的分类用心爱心专心酸金属非金属单质化合物盐碱氧化物纯净物混合物物质胶体浊液溶液电解质化合物非电解质氧化剂还原剂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