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资料1.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及其一般规律。2.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3.掌握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4.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一、盐类的水解及其规律1.盐类水解的“五个要点”盐的类型实例是否水解水解的离子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pH强酸强碱盐NaCl、NO3否中性pH=7强酸弱碱NH4Cl、Cu(NO3)2是NH+4、Cu2+酸性pH<7盐弱酸强碱盐CH3COONa、Na2CO3是CH3COO-、CO2-3碱性pH>72.水解方程式的书写(1)一般要求一般盐类水解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气体、沉淀不标“↑”或“↓”,易分解产物如NH3·H2O等不写其分解产物的形式如NH4Cl的水解离子方程式为NH+4+H2ONH3·H2O+H+。(2)三种类型的盐水解方程式的书写。①多元弱酸盐水解:分步进行,以第一步为主,一般只写第一步水解方程式。如Na2CO3的水解离子方程式为CO2-3+H2OHCO-3+OH-。②多元弱碱盐水解:方程式一步写完。如FeCl3的水解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③阴、阳离子相互促进的水解:水解程度较大,书写时要用“===”“↑”“↓”等。如Na2S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3S2-+6H2O===2Al(OH)3↓+3H2S↑。【特别提醒】(1)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需先判断盐的类型,因此需熟练记忆常见的强酸、强碱和弱酸、弱碱。(2)盐溶液呈中性,无法判断该盐是否水解。例如:NaCl溶液呈中性,是因为NaCl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又如CH3COONH4溶液呈中性,是因为CH3COO-和NH+4的水解程度相当,即水解过程中H+和OH-消耗量相等,所以CH3COONH4水解仍呈中性。二、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1.内因形成盐的酸或碱的强弱。对应的酸或碱越弱就越易发生水解。如酸性:CH3COOH>H2CO3――→决定相同浓度的Na2CO3、CH3COONa溶液的pH大小关系为pH(Na2CO3)>pH(CH3COONa)。2.外因(1)温度、浓度条件移动方向水解程度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升高温度右移增大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右移减小增大减小左移增大减小(2)外加物质:外加物质对水解反应的影响取决于该物质的性质。①外加酸碱外加物质水解程度的影响弱酸根阴离子弱碱阳离子酸增大减小碱减小增大②加能水解的盐【特别提醒】(1)稀溶液中,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但由于溶液体积的增大是主要的,故水解产生的H+或OH-的浓度是减小的,则溶液酸性(或碱性)越弱。(2)向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并不会与CH3COONa溶液水解产生的OH-反应,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原因是:体系中c(CH3COOH)增大是主要因素,会使平衡CH3COO-+H2OCH3COOH+OH-左移。三、盐类水解的应用应用原理解释热的纯碱溶液去污能力强加热促进了盐的水解,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泡沫灭火器原理Al3+与HCO-3的水解相互促进的结果明矾净水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可用来净水物质提纯除去氯化镁酸性溶液中的氯化铁,可以加入氧化镁或氢氧化镁反应掉部分H+,促进铁离子的水解,使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配制易水解的盐溶液配制FeCl3、FeCl2、SnCl2、AlCl3等溶液时,常将它们溶于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加水稀释;目的是抑制铁离子、亚铁离子、锡离子、铝离子的水解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铵根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相互促进水解,使生成的氨气逸出而降低了氮肥肥效硫化铝、氮化镁的制备硫化铝、氮化镁在水溶液中强烈水解,只能通过单质间化合反应才能制得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如Na2S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为:c(Na+)>c(S2-)>c(OH-)>c(HS-)>c(H+)判断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如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的碱性,碳酸钠溶液强于醋酸钠溶液,则碳酸的酸性弱于醋酸证明某些电解质是弱酸或弱碱CH3COONa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证明该溶液显碱性,说明CH3COOH是弱酸判断盐溶液蒸干产物FeCl3溶液蒸干并灼烧产物为Fe2O3盐溶液除锈氯化铵溶液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因为NH+4水解显酸性,与氧化物反应高频考点一盐类水解及规律例1.在盐类发生水解的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A.盐的电离平衡被破坏B.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C.溶液的pH发生了较大改变D.水解后溶液一定呈酸性或碱性答案B【变式探究】用一价离子组成的四种盐溶液:AC、BD、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