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2014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十五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中日甲午战争1、原因①根本原因:日本侵华是蓄谋已久的基本国策。(解析: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由于改革不彻底,封建残余浓厚,国内市场狭小,日本需要从侵略扩张中寻找出路,因此制定了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②具体原因:日本国内爆发了经济危机。③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2、过程:①开始的标志:日本在朝鲜半岛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甲午战争开始。②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3、《马关条约》主要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领土主权)②赔偿日军军费两亿两白银(是中国财政不堪重负)③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最里面为重庆)④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列强对中国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变化,影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马关条约》所有条款中危害最严重的一项)4、《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通过内容分析可以得出《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后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条约。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②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是:三国干涉还辽。三国指俄国、德国和法国)③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财政的负担,使之不得不转借外债,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④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⑤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二、义和团运动1、兴起原因:①根本原因: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剧(体现了中国当时主要矛盾的变化:阶级矛盾——民族矛盾)②具体原因:山东、直隶等地洋教势力猖獗。2、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3、口号:扶清灭洋【重点问题突破】“扶清灭洋”口号分析(1)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和外国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中国主要矛盾。(2)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出自农民阶级朴素的爱国热情和对外侵略的义愤,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能力分辨出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反动统治之间的关系。(3)“灭洋”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的精神,但是他们也没有能力辨别外来侵略和西方现代文明成果,盲目排外,与中国近代化的趋势相违背。4、失败原因:(1)主观原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1①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②没有先进思想指导③采用了封建迷信的手段(2)客观原因: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5、历史意义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三、八国联军侵华1、原因:①根本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②借口:“救助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2、危害: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②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③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