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编号:2020年攸县教育科研论文评选申报学科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文题目:中学思政教育的一些思考作者姓名:吴志龙作者单位:攸县第三中学专业职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13327332081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郑重承诺:此文系本人所撰写,如有抄袭,文责自负!作者签名:中学思政教育的一些思考摘要: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关键词:思政教育中学生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在这个阶段,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尤为重要。下面,我对中学思政教育谈几点想法:一、与学科课程相融合。思政教育与学科课程相融合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在不改变学科课程的本来属性,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挖掘梳理学科课程的德育元素,充分发挥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具体表现为:一是在教学设计上,坚持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二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教书育人,让课堂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要针对不同的学科特点,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与道德教育相融合,给予其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以此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及情商能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合,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践行者。二、与纪念活动相融合。思政教育与纪念活动相融合就是让学生在回顾历史、寻访传统、探求人生真谛,受到思想的洗礼和文化的熏陶。利用纪念活动开展思政教育,学生乐于接受。具体表现为:一是要善于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使中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意识到加强政治学习的重要。二是要将重大纪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与中学生的现实情况有效结合起来,不为举办活动而举办活动,盲目举办活动,举办就要力争达到举办的效果。在举办时,精心设计,理清重大纪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政教育工作的关系,才能将活动开展的目的真正落到实处。三是要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促使学生将教育成果内化为自身素质,养成一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一种坚持必胜的信念、一种求实探索的意识、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三、与日常生活相融合。“教育即生活”,教育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而思政教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思政教育。思政教育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与学生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材料有机的结合起来,开发生活中潜在的德育内容,用经验弥补理论的缺陷,淡化理论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易于学生接受。真正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释放生命潜能,激活创新精神,在实践生活中感悟人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具体表现为:一是内容要联系生活。首先要增加日常生活道德、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保证这些道德理论和规范来源于一定的社会生活,而不是空洞的远离实际的空谈。其次,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形成坚强的道德意志,最终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支配下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二是方法要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道德认识,升华到的情感,并获得全面发展。三是途径要走向生活。听过的容易忘记,看过的印象不深,只有亲自到生活中去实践,去体验,才能刻骨铭心,难以忘怀。教育就得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就得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让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提高,以学生的眼光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使德育途径走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