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师考试(国际税收)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在人类历史上,对外贸易产生于()A.原始社会早期B.原始社会末期C.奴隶社会末期D.封建社会早期2.与复式税则相比,单式税则()A.又称二栏税则B.只适用于享有最惠国待遇的国家C.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用D.不利于实行差别待遇3.世界市场集团化趋势的表现之一是国家间的集团化,国家集团化的特点是()A.技术转让外部化B.内部市场垄断而对外加强竞争C.内部贸易自由化而对外统一贸易壁垒D.交易市场外部化4.买方信贷是指()A.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B.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C.进口方银行向外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D.进口方银行向本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5.共同市场与完全经济一体化相比,前者未实现()A.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B.统一的对外关税政策C.货物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D.统一的对外经济社会政策6.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成熟期应选择()A.海外直接投资战略B.商品出口战略C.技术转让战略D.海外间接投资战略7.根据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农产品协议,对于需要关税化的农产品,其最低市场准入量应相当于国内消费量的()A.10%——20%B.3%——5%C.5%——10%D.1%——3%8.从需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是()A.产业内贸易说B.技术差距说C.人力资本说D.偏好相似说9.与从价税相比,从量税()A.在商品价格上涨时保护作用更强B.在商品价格下降时保护作用更强C.能够体现公平税负原则D.目前被大多数国家采用10.单因素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基础上,考虑()A.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B.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C.出口商品贸易增加或减少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D.进口商品贸易增加或减少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11.在分析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时,内部化理论强调()A.最终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B.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C.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D.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12.如果区域内成员国的所有经济部门均纳入一体化的范畴之内,这种一体化形式称为()A.垂直经济一体化B.水平经济一体化C.部门经济一体化D.全盘经济一体化13.当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高于所用的进口原材料的名义关税税率时,有效关税保护率()A.大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B.等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C.小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D.小于零14.商品综合方案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建立国际储存的共同基金B.促进制成品的加工和出口多样化C.建立多种商品的缓冲存货D.扩大商品贸易的补偿性资金供应15.国际租赁业务中,中期租赁的期限一般为()A.1——5年B.1——3年C.5——10年D.3——5年16.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中美双边协定签订于()A.1999年4月15日B.1999年11月15日C.2000年2月1日D.2000年5月1日17.资源条件较好的发展中大国,对外贸易的政策应选择()A.进口替代型组合B.出口导向型组合C.自由贸易型组合D.混合型组合18.“在一参加方境内向任何其他参加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称为()A.过境交付B.商业存在C.境外消费D.自然人流动19.出口直接补贴的形式是()A.提供给厂商比其在国内销售货物时更优惠的运费B.退还或减免出口商品的直接税C.超额退还间接税D.给予厂商现金补贴20.《洛美协定》规定欧盟对参加协定的发展中国家所提供的进口关税是()A.普惠税B.差价税C.最惠国税D.特惠税二、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21.反映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指标有()A.各国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B.各国的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C.各国的制成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D.各国的制成品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E.各国的进出口总量占世界进出口总量的比重22.关税同盟比自由贸易区一体化程度更高,体现为()A.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非关税政策B.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政策C.消除了成员国经济贸易政策方面的差异D.消除了贸易偏转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