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三单元15《孙权劝学》学案8【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2.反复的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课文;3.联系生活,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学习重难点】1.反复的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课文;2.联系生活,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学习时数】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通读课文:读几遍课文,读通课文。2、收集资料,共享资源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世称涞水先生,(朝代)政治家、家。著有《司马文正集》。《》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3、熟悉文本,整体感知(1)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卿()涉()孰()遂()为()更()(2)组内朗读,相互纠错4、译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学生自己翻译课文(3-5分钟)教师给予指导。(2)概括故事情节:(3)质疑激思:学生提出在翻译课文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二、检测预习:同桌交换学案,互相检查评价。三、学案导学1、方法回顾:文言文翻译5字法2、师生共同解决学生翻译中的疑问预设疑问:通假字重点字词古今异义有关成语意思句子语气3、齐读课文,巩固知识4、翻译课文5、品读课文,读出语气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邓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卿言多务,孰若孤?"(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四、体验反思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五、拓展升华1.文中出现了两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找出来造句子。2.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都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谁能说一些有关读书、学习的名言警句吗?六、同步练习(原文略)(一)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一部体史书,主持编纂的人是代家。“资治通鉴”的意思是。2.解释词语(1)当涂掌事:(2)治经:(3)涉猎:(4)刮目相看: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蒙辞以军中多务。(2)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3)卿言多务,孰若孤?4.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孙权:_吕蒙:_鲁肃:_(二)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轻:或:故:遂:安:画:2.翻译句子。(1)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翻译:(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翻译:3.吕子明的学问好,在文中是通过鲁肃的表现出来的,而鲁肃的这一举动,也说明鲁肃是一个不的人,这是一个好领导必须具备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