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目标导航课程标准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学习视点重点:1.“双百”方针提出的含义、意义及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教训。2.“二为”方向提出的意义以及取得的成就。3.体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难点:“双百”方针贯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课前预习一、“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1.历史背景(1)《________________》规定了“提倡________为人民服务,启发人民的________,鼓励人民的劳动热情”的指导思想。(2)随着________在中国的建立和大规模________的逐步展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________,迅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成为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2.正式提出________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3.历史意义成为建设新中国________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在________引起强烈反响。4.初步成就(1)涌现出《________》《红日》《________》《保卫延安》《________》《创业史》《谁是最可爱的人》《________》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2)《上甘岭》《________》《英雄儿女》《________》《李双双》《________》《早春二月》等影片深受广大观众喜爱。(3)《__________》《茶馆》《__________》《关汉卿》《________》等剧目受到群众的欢迎。(4)具有民族特色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________》、歌剧《________》、芭蕾舞剧《________》受到广泛赞誉。二、“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1.“文革”的导火线________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________》。2.文化凋零的主要表现(1)“________”在全国各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破除“________”,无数优秀的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许多文艺界人士、________和________遭到批斗。(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________被一笔抹杀,大批________受到严酷的政治批判,有的甚至被迫害致死。(3)许多中外优秀文艺作品被贴上了“________”的标签,________被下放到农场、干校“改造”,接受“再教育”。(4)戏曲电影中只有所谓的“________”一枝独秀,“________”成为当时文艺状况的真实写照。三、文化事业的繁荣1.历史背景________的召开,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________的新时期。2.主要原因(1)________年10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________举行,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2)“________”“________”“五个一工程”奖以及电影、戏曲艺术方面的政府奖等,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文化精品的创作和繁荣。3.发展状况在________和“二为”方向指导下,改革开放后的文学艺术创作再现勃勃生机。答案:一、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文学艺术政治觉悟(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经济建设社会主义2.195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3.科学文化事业文化界4.(1)红岩红旗谱林海雪原雷锋之歌(2)南征北战青春之歌五朵金花(3)龙须沟蔡文姬文成公主(4)东方红洪湖赤卫队红色娘子军二、1.1965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2.(1)红卫兵四旧知识分子民主人士(2)文化艺术成就文化界知名人士(3)封资、修文艺工作者(4)样板戏八亿人口八个戏三、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现代化建设2.(1)1979北京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3.“双百”方针课堂作业一、选择题知识点一“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1.“到1956年初……迫切需要制定一个正确领导科学和文艺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总方针。”对此,毛泽东提出()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C.文艺工作者到农场、干校“改造”,接受“再教育”D.“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答案:B解析:由题干信息“1956年”“正确领导科学和文艺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总方针”可判断。B项符合题意;A项是“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提出的“二为”方向;C、D是“文革”期间极“左”思想对科学文化事业的冲击。2.毛泽东曾说:“讲学术,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