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填空题:从1926年起,苏联开始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优先发展。在不到10年时间里,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______位、世界_____位,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强国。但也导致了国民经济___________,难以持续健康地发展。从1928年开始,苏联开始实施___________。这种方式被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包括新中国所沿袭,被称为___________经济。1929年苏联掀起了农业集体化运动,到1932年底___________基本实现了。但由于并片面追求“___________”,这一运动产生了长期的消极后果。1934年,苏联发生了___________被刺案件,导致苏联开始肃反运动开始。___________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后果。________年,苏联制定了新宪法,宣布建成___________国家。30年代以来形成的过度集中的___________经济体制和___________政治体制固定下来,被称为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也被称为___________模式。这种模式给社会主义革命事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二、单选题:1、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斯大林()A、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B、实施了新经济政策C、合理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开创并实行了过度集中的经济体制2、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置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加速了农业集体化的发展D、形成了过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3、下表反映的是1928-1937年某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排位情况。据此判断,该国是()A、英国B、法国C、苏联D、德国4、下表是1928-1940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表。导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困是()A、国内战争的破坏B、德国法西斯的进攻C、农业集体化的实施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5、下列关于苏联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采取消灭富农阶级的政策B、到[932年底基本实现C、产生了长期的消极后果D、农民自愿接受集体化6、我国各行各业目前都在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五年规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期规划是受到()A、美国的影响B、苏联的影响C、德国的影响D、英国的影响7、下列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过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它使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取得了巨大成就B、它对苏联抵抗法西斯的侵略起了积极的作用C、它重视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D、它后来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领域的发展8、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看有没有牛奶卖。”这则笑话()A、赞扬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B、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讽刺苏联过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带来的物质短缺问题D、表明苏联人特别爱吃肉、喝牛奶9、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虽然使苏联取得巨大的建设成就,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弊端是()A。片面发展重工业B、排斥市场调节C、权力过度集中D、忽视客观规律10、下列对苏联“肃反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洛夫被刺是这一运动的导火线B、1936年到1938年举行了四次“莫斯科大审判”C、“肃反运动”完善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D、“肃反运动”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