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韩愈 教学目标一、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二、掌握积累:“传、师、从” 3 个文言实词的用法,学习“也、则、于、乎” 4 个文言虚词,复习“之”“其”的用法。熟记“授(受)、不(否)两个通假字。三、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四、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五、掌握有关“古文运动”的文学常识及“说”的文体知识。第一课时一、预习检查1 、读准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读音。句读 或不焉 六艺经传 聃 蟠 苌弘读书 不能 传道 冉 潘 无长无少2 、解释下列句中的双音合成词。( 1 )古之学者必有师( 2 )句读之不知( 3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 )吾从而师之3 、辨析“之”“其”的用法。 之( 1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3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4 )句读之不知( 5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6 )君将哀而生之乎( 7 )蚓无爪牙之利( 8 )吾欲之南海1 代词,他2 代词,这些3 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4 结构助词,的5 代词,代“六艺经传”6 代词,我7 助词,定语 后置的标志8 动词,到 往其( 1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4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 )圣人之所以为圣 ~~~ 其皆出于此乎( 6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代词,他代词,那些代词,指圣人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副词,大概前指士大夫,后指“这”作者介绍 韩愈( 768——824 )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人(今河南孟县)。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之为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 25 岁中进士, 29 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传颂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