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区域农业发展VIP免费

区域农业发展_第1页
1/8
区域农业发展_第2页
2/8
区域农业发展_第3页
3/8
4.1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3 典例: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该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二、东北地区地理条件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3.地理条件分析⑴ 气候条件——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① 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② 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⑵ 地形、土壤条件① 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② 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ⅰ 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ⅱ 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面积占全国平原总面积的 1/3ⅲ 周围山地环绕,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 31%。③ 土壤肥沃——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⑶ 社会、经济条件① 工业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如亚麻纺织、毛纺织、乳品加工等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② 东北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③ 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利于农业经营规模化,且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三、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图 4.4~4.5)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分布平原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主要粮(树、畜)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兴安落叶松、樟 子 松 、 红松、蒙古栎、白桦等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特殊分布① 玉 米 分 布 非常普遍,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减少。②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 向 北 逐 渐 增多。③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区域农业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