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唠叨“捞”走你的幸福 居家度日,唠叨就像感冒,稍不留心便悄然来袭。感冒一股无大碍,小药可医,而唠叨却是一种精神顽疾,很可能会导致全家人的幸福惨遭扼杀,使生活蒙上阴霾。这不是危言耸听。唠叨对家庭生活的负面影响实在太大,完全可以将它与叫骂、牢骚、争吵等情绪癌瘤并列。因此,如何避免这一不良沟通方式是我们每个有家之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不久前,有位朋友登门找我,她是位母亲,一见到我就大吐苦水,显得十分焦灼无奈。原来,她 12 岁的儿子在学校成绩越来越糟糕,每门功课都不及格,成绩单上关于学习态度以及同学关系的评语也不好。朋友说,她儿子以前不是这样的,以前多聪明的一个小子,不用操心几乎就能拿全优,可现在他回家总不肯做功课,不是说没作业,就敷衍说在学校做完了。一回家就坐到电视机前,任她怎样规劝甚至请求都雷打不动。看朋友忿忿难平、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我心里已然明白了几分。 于是找到那小子,想与他来一次深入交谈。小男孩活泼、开朗,见到我竟跳起来和我热烈地握手,好像我们已是多年交情的老友一样。男孩在我面前坐下,没等提问,他便滔滔不绝地向我倾诉起来:“阿姨,您听我说,您一定得劝劝我妈,我越来越受不了啦,如果她再唠叨下去,我想我要离家逃走了。我不知道她跟您说了什么,但您不知道她现在从早到晚唠叨个没完。我在家里一刻也不得安宁。我在浴室刷牙,她就在客厅叫道::不要忘记关灯!’我开冰箱,她说:‘别忘了关上!’我在家里没有…‘件事可以清净自在地做。每天都是:‘你到哪儿去了?’‘不要和 xx 在一起,他不是个好东西!”你为什么要买那盒 CD?零花钱怎么可以乱花?”去刷牙!”你脸色怎么那么苍白!”站直一点!’……如果没什么事儿可挑,她就提我的功课。我从学校回来一进家门,她就喊道:‘赶快去写作业!’我一气之下,就偏不做功课! 阿姨,我不笨,我要学肯定能学好,我也希望自己把书读好将来上大学,但不希望由妈妈来控制我的每一次呼吸,我唯一对付她的办法就是不好好念书,因为这样她比我还着急。” 至此,我大吃一惊,意识到这对母子之间的“战争”已非比寻常。他们母子在沟通环节上产生了严重错位,甚至对垒。作为母亲一方,她不觉得自己在唠叨,而一厢情愿地认为,我说你是因为爱你、关心你,我是你母亲,你就应该听我的,别人怎么不说你?而儿子一方抗议不成则干脆来个“非暴力不合作”。反过来,儿子这种不合作行为又助长了母亲的唠叨。这般恶性循环,家庭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