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地理 自然资源学案 鲁教版必修 2 【学习目标】1、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理解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2、分析自然资源在形成和分布上的共同特征;分析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预习内容】一、认识自然资源1.概念:人类可以直接从__________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__________与________,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类3.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1)分布的______性(2)资源间的联系性:__________资源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3)________的有限性。(4)利用的发展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________和利用________将进一步拓展。二、土地资源与人类1.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______________。2.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社会阶段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主要生产方式或标志狩猎、采集种植、养殖____________的使用数量对人类的影响________较大很大,并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制约因素质量对人类的影响较大________含义和标准已变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制约因素利用方式简单、单一中等____________利用率低中等____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较大,开始主动地改变和改造自然环境很大,土壤污染和________________越来越严重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背景: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利用,导致了某些资源的________和环境的________。因此,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程。2.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途径要求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______利益兼顾人类要将________利益与长远利益、______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重视保护要高度重视对________________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________________的目标公众参与应充分调动________________的积极性与主动性。________________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自主、合作、探究】探究一:认识自然资源图 4-1-1 五幅图所反映的内容,哪些属于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根据表 4-1-1,说明自然资源分为哪几类?是怎么划分的?探究二: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我国天然林面积①不足国土面积的 10%全国木材产量的② 40%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东北是②全国的林业基地。由于种种原因,东北拥有用材林、成熟林已由新中国成立时的120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