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历史 近代中国的宪政之路复习素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素材

高考历史 近代中国的宪政之路复习素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素材_第1页
1/3
高考历史 近代中国的宪政之路复习素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素材_第2页
2/3
高考历史 近代中国的宪政之路复习素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素材_第3页
3/3
近代中国的宪政之路一、什么 是宪政?材料一 兑现宪政,坚守权利,人人才能心如日月流光溢彩;房屋才能成为自己与家人的城堡;兑现宪政,限权分权,公民们才能大声说出对公权力的批评;每个人才能依内心信仰自由生活。 ——《中国梦,宪政梦》材料二 所谓宪政就是拿宪法规定国家体制、政权组织以及政府和人民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而使政府和人民都在这些规定之下,享受应享受的权利,负担应负担的义务,无论谁都不许违反和超越这些规定而自由行动的这样一种政治形态。——张友渔《宪政论丛》设问:依据材料概括宪政的内涵。 宪政一词源于西方,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本意是“宪法的政府”,所以宪法是宪政的前提。但是有宪法是不是就有了宪政呢?不 对,有了宪法,还必须体现其基本价值目标,即通过限制政府权力以保障公民的权利。所以宪政的内涵是:以宪法为前提,限制政府权力、保障公民权利。我们常说的“法治、民主、人权”,就是宪政的基本要素(与内涵的三个部分对应讲)。二、中国近代三次宪政机遇◆知识疏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把西方宪政引入中国,在近代中国出现了三次实现宪政的良好机遇。请同学们结合提供给大家的“课前学习材料”(见导学案提供给学生),以及辛亥革命,完成表格内容,3 分钟时间。要求:列出主要表现,从宪政的角度,尽量列出宪法文件。三次机遇机遇的出现(表现)机遇的丧失(表现)立宪:清末预备立宪1906 预备立宪开始1908《钦定宪法大纲》1911 皇族内阁共和:孙中山民主共和1912 中华民国成立;1912 孙《临时约法》1913 二次革命矛盾激化1914 袁《中华民国约法》多党制:蒋介石训政到宪政1945 重庆谈判;1946 重庆政协,平等协商。1946《中华民国宪法》三、中国近代宪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1、预备立宪的失败原因(主要原因) 那么,近代中国宪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一道开放性试题和一道综合试题,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和全面原因。首先,通过一道开放性试题,分析预备立宪失败的主要原因,请阅读材料:材料一 梁启超承认:“革命党现在东京占极大之势力,万余学生从之过半;前此预备立宪诏下 ,其机稍息,及改官制有名无实,其势益张,近且举国若狂矣。” “现政府者,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场也。” ……究其原因还是清政府对立宪、改革的怠慢让人们看不到改革的希望。或许应该说,就是清政府的这次“预备立宪”造就了推翻清政府的革命党。 ——《清末预备立宪:骗局与真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历史 近代中国的宪政之路复习素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