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整式(第 1 课时) 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1 整式第 1 课时,内容包括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2.内容解析本节课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简单的列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简易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整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整式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概念,是今后学习分式、二次根式、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整式表示数量关系,是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体现了由特殊(具体)到一般(抽象)的数学思想,对发展符号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表示,由于字母表示数,因而字母可以和数一样参与运算,这正是理解用整式表示数量关系的核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寻找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依据数量关系用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感受其中“抽象”的数学思想.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2)经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发展符号意识.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会用字母表示数,认识字母和数一样可以参与运算,能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将字母看成数参与运算,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目标(2)是“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学生需要结合大量的具体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并用式子表示,从中体会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表示数量关系的思想感受式子中的字母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子更具有一般性.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主要学习的是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学生习惯用数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由“数”到“式”的过程,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虽然学生小学学过用字母表示数,对含有字母的数学式子不会感到生疏,但七年级学生符号意识较弱,分析问题能力有待逐步提高,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