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1.鲁尔区发展的背景(1)区位优势①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②水陆交通发达:莱茵河纵贯南北,铁路、公路密布。③矿产资源:煤炭资源极为丰富。(2)发展概况①主要工业部门:炼焦、电力、钢铁、化工、机械制造、建材等。②工业地位:是德国乃至世界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2.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传统产业的衰落①时间:20世纪60年代。②原因(2)环境恶化①原因:鲁尔区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②表现:煤渣、矿渣堆积,占用大量土地;大气污染严重;河流污染;热污染等造成生态环境破坏。3.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1)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①对传统工业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②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迁入。③重视旅游业、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2)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1①整治河流。②控制大气污染。③加强环境管理。④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微点1开发条件不同于开采条件开发条件包括区域的资源状况、市场条件、交通条件等,而开采条件仅针对资源状况。微点2资源开发条件评价(1)资源条件评价: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与其他资源的匹配情况等方面评价。(2)开采条件评价: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能否进行露天开采等方面评价。(3)市场条件评价: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区位条件即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4)交通运输条件评价:可从交通位置、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分析。微点3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还包括市场广阔、水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和距铁矿区较近等。微点4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是限制传统工业的发展,而是对传统产业进行集中化、合理化改造,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2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高考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3(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1.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评价角度内容资源条件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与其他资源的匹配情况等方面评价开采条件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可否进行露天开采等方面评价市场条件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区位条件即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交通运输条件可从交通位置、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分析2.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方法(1)一般的分析思路(2)具体的分析内容主要分析方面分析角度分析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类型、分布状况区域的背景条件,包括区位条件、能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等评价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开发条件从地理位置、能源或矿产资源特点、交通、市场、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其开发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