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研究学生促进学生发展姓名:冯迎辉通讯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第三小学邮编:750001电话:0951-8184644(O)131950863641赏识研究学生促进学生发展在近几年的教改实验中,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对课后“思考、练习”做了一定程度的删改。去掉了一些繁琐的“问题、摘出文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理解、读读写写、造句”等不符合现代教学新思路的题型。增加了旨在训练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层次性,有指导性,有感悟性的练习。新的“思考、练习”题既教学习方法,又从情感教育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如“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再从课文中找出不理解的句子,用这种办法解决”,“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抄下来”这些题型的出现,为素质教育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了训练园地,为循序渐进扎实的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就“思考、练习”中“你喜欢……“的题型学生是否真正喜欢,我做了调查研究:这学期我所接的班中60名学生,进行一学期的训练,30%的学生不喜欢“你喜欢……”的题型,50%的学生喜欢这样的题型;20%的学生无所谓喜欢不喜欢。问不喜欢这种题型的学生是什么原因,他们告诉我,“我没有觉得它美,所以不喜欢”、“我所喜欢的题如果不是重点,考试考了怎么办”、“我也说不好,就是不喜欢”……我认为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很正常的,不是编者的问题。恰恰相反编者的良苦用心正是给我们这些一线的教师敲响了警钟,为什么有些孩子什么兴趣爱好都没有?为什么有些孩子对语文不感兴趣?为什么学了一篇又一篇文章,文章中没有一句话打动孩子,使他们没有要抄写、要背诵的欲望呢?我经过深思熟虑,经过调查分析,认为原因还在于我们的教学观念是否转变,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思路是否正确,教学对象是否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情感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叶、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一、语文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赏识我们的教育对象。“人”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能制造工具并且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对于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是培养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创造者。显而易见,那么语文教学所教育的对象是有创造力的有创新精神的,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再创造的人。出现“我不喜欢……”之类的现象,我们就要找找语文教学的病因。根本的问题是目中无“人”,就是眼里没有学生,没有将学生当作“成长中的人”来看待。没有去研究有完全相同的两个木偶,是否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就是要把学生看作“成长中的人”。首先要将学生摆在一个“人”的位置。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其次,要认识到学生是“成长过程中的人”,也2就是要承认学生还不是成熟的人,是正接受教育的人。是心理上、生理上、经验上、能力上都需要完善的人。要把学生真正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是能动的认识主体,是教学过程的积极参加者。在实践中尊重学生,要发扬教学民主。不歧视学生,承认学生的人性差异。语文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就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对象。“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可以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赏识,可以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创造条件使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不是被扼杀,从而达到一般情况下似乎不可能达到的成就。多方面、多角度的赏识学生。1、认识、分类。在班级教学中,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理应做到心中有数,把学生在学习、劳动、艺术、体育等方面细分为几类,还要分出特殊类。运用全面的育人观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解认识学生,欣赏学生的学习生活,个性生活。2、调查、研究。知其心才能救其失。这就必须调查、研究琢磨学生的心理活动,全面了解学生。不但了解学生的现在,而且要了解学生的过去;不但了解学生的各科学习成绩,而且要了解善长的学科;不但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而且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不但要了解学生的不变因素,而且要了解学生的可变因素。3、尊重、沟通。在教学中,要发扬教学民主,充分肯定学生,尊重学生的语言、行为,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