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能通过双液电池的实验探究活动,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2.能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简单的原电池。提升“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学科素养。1.铜锌原电池实验探究(1)实验装置(2)实验现象检流计指针电极表面变化情况(a)发生偏转锌片质量减少,铜片质量增加(b)发生偏转锌片质量减少,铜片质量增加(3)电极材料及电极反应负极正极电极材料锌片铜片电极反应Zn-2e-===Zn2+Cu2++2e-===Cu反应类型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电池反应Zn+Cu2+===Cu+Zn2+电子流向由锌极通过导线流向铜极离子移向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盐桥作用构成闭合回路,使离子通过,传导电流微点拨:外电路中由电子的定向移动产生电流,而电解质溶液内部只有离子的定向移动,没有电子的移动。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原电池①定义:能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②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负极:电子流出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电子流入的一极,发生还原反应。③原电池的构成条件。a.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两种金属或一种金属和一种能导电的非金属)。b.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c.构成闭合回路。d.能自发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2)工作原理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内电路(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电子发生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1.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1)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2)原电池中,负极材料一定比正极材料活泼。()(3)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4)原电池中,电流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5)铜锌原电池中,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锌极。()提示:(1)×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2)×原电池的负极材料不一定比正极材料活泼,如Mg-Al-NaOH(aq)原电池中,Al作负极。(3)√(4)×原电池中,电流由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5)×铜锌原电池中,Cu2+移向铜极。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金属B.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电极被还原C.实验室欲快速制取氢气,可利用粗锌与稀硫酸反应D.原电池可以把物质内部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电能C[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可以是导电的非金属,如碳棒,所以A错。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失电子被氧化,所以B错。粗锌中含有杂质Cu可形成铜锌原电池,所以C对。能量转化率不可能达100%,所以D错。]3.下列反应不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是()A.CaCO3+2HCl===CaCl2+CO2↑+H2OB.2CH3OH+3O2===2CO2+4H2OC.Zn+2HCl===ZnCl2+H2↑D.4Al+3O2+6H2O===4Al(OH)3A[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A为复分解反应。]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电极判断(素养养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甲乙1.打开甲、乙两装置中的K1与K2,检流计及锌片有何现象?提示:检流计指针均不发生偏转,甲装置中锌片溶解且有气泡产生,乙装置中锌片上无明显变化。2.闭合K1、K2,甲、乙装置中的检流计、铜片及锌片有何现象?提示:检流计指针发生偏转,铜片上均有气泡生成,锌片均溶解。3.乙中盐桥的作用是什么?提示:离子在盐桥中能够定向移动,通过盐桥将两个隔离的电解质溶液连接起来,可使电流传导。4.甲、乙两原电池中哪个工作效率高?提示:乙电池工作效率高,甲电池中锌片和硫酸电解质溶液直接接触,少量锌会与硫酸直接反应,降低工作效率。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2.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3.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的一般步骤———【例题】(双选)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氧化还原反应: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设计如图原电池,盐桥中装有饱和K2S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外电路电子的流向是从a到bC.电池工作时,盐桥中SO移向乙烧杯D.a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MnO+8H++5e-===Mn2++4H2OCD[依据总反应:Fe2+―→Fe3+,b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b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电子流向为b―→a,B错误。]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在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1)电极反应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