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琥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新词。2.读课文,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3.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领会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教具准备1.琥珀形成过程课件。2.搜集有关琥珀的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基础知识:吼(hǒu)(吼叫)(怒吼)(狮子吼)脂(zhī)(脂肪)(松脂)(脂肪肝)餐(cān)(早餐)(餐饮)(风餐露宿)哎(ài)(哎呀)澎(péng)(彭湃)(波涛澎湃)(汹涌澎湃)湃(pài)(彭湃)(波涛澎湃)(汹涌澎湃)稠(chóu)(稠密)(地狭人稠)(稠人广众)详(xiáng)(详细)(详情)(详略得当)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故事内容,学会生字新词。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质疑1.揭题,板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2.认识琥珀。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琥珀的资料。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新词。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然后思考课文讲了有关琥珀的哪些内容?(推测琥珀的形成时间→叙述琥珀的形成过程→讲述琥珀的发现→描写了琥珀的科学价值)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所写的内容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想象的部分?1明确:课文写这块琥珀的样子,“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有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这些内容是呈现在科学家眼前实实在在的事物,课文中的其他内容都是作者推测、想象的部分。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一)快速阅读课文,说说琥珀的形成经过了哪两个阶段?(二)了解形成松脂球所需要的条件。(1)夏天,阳光强烈。(2)老松树(3)苍蝇、蜘蛛巧遇松脂(4)松脂继续滴下来(三)了解松脂球变为化石所需要的条件。三、了解想象的依据。引导学生阅读13-18自然段,讨论想象的依据。四、了解课文叙述顺序。《琥珀》这篇课文,作者是先讲_________,然后讲_________,再讲_________,最后讲_________。五、拓展延伸: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你是怎样想象的,和同学交流。板书设计:时间:一万年形成:松脂球:炎热的夏天,强烈的太阳光古老的松林苍蝇蜘蛛巧在一起,松脂滴下松脂不断往下滴,积成松脂球化石:很长的时间琥珀地壳的变动海水淹没松林2掩埋在泥沙下面变成化石发现:波涛把化石卷到岸边孩子发现,爸爸识别价值:远古时代,有苍蝇和蜘蛛3